第4章 初試傳承(2 / 2)

醫門宗師 蔡晉 3217 字 11個月前

整個傳承博大精深,醫學從上古開始傳承自玄門,曆來就有玄門五脈——山醫命相卜之說,而醫這一脈也是排行老二,僅僅排在山這一脈的後麵,足以證明醫脈傳承的重要和地位。

隻可惜古人曆來就有敝帚自珍的風氣,更是有什麼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說法。後來還有什麼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思想作祟。數千年的傳承下來,醫脈已經絕跡,留下的也已經逐漸變成了現代所謂的中醫。

而高山得到的就是最為完整的醫門傳承——稱之為醫脈八術,分彆是:正、針、診、劑;丹、蠱、符、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行,高山的思維也逐步的清晰起來。對於醫門傳承也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甚至對於傳承裡麵那些神秘莫測的東西更是驚為天人。此時的高山臉上已經有了一種強烈的自信。有這等醫術在手,曹天賜母子訛詐的事情就不叫事情了。

可是,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在醫門氣術的基礎上,因為很多傳奇的醫學手法可都是需要氣來支撐的。

相比醫門八術裡麵其他的七門,氣術反而更為簡單。隻有一種修煉功法——《太初養生經》

所謂太初養生經,說白了這就是醫門中人納氣修煉的一種功法而已,整個功法分為九層,分彆是納氣、存真、潤身、抱元、守丹、孕嬰、煉神、歸元、太初!每一個層次又有三個小的層次。雖然高山還沒有開始,可卻已經有些心馳神往了。按照這傳承的記憶描述,到了孕嬰這一個層次,幾乎就已經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了。這讓高山如何不興奮。

控製著興奮的心情,高山逐漸把精力都放在了《太初養生經》上麵,得益於這種意識傳承的優勢,高山對整個傳承的理解和記憶遠遠要超過看書本學習的那種模式。

太初養生經或者說醫門氣術。第一個層次是納氣。氣是什麼?中醫也好,玄學也好、道家流派也好,其實都對氣有過一些籠統的介紹和描述。

氣跟科學認知之中的空氣是不同的。反而跟陰陽五行跟能量有關係。現在社會上常常會有一些報道。某地多年枯死的數百年古樹有重新煥發新生,長出了嫩葉新枝;某地有什麼的地方,周圍多少多少的範圍內,植被茂盛。

這就是氣,或者說是靈氣。而修煉太初養生經,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能夠感受到靈氣的存在。如果感受都感受不到。那還何談修煉,何談納氣。

修煉的口訣早已經爛熟於心了。高山很快就擺出了五心朝天的修煉姿勢,隨著修煉的開始,不知不覺的逐漸就進入到了一種全身空靈,心無雜念的狀態。雙目微閉著。可高山卻感覺世界不同了。原本碧空萬裡、清新自然的山林之間,空中漂浮著一些發亮的星星點點。這些星星點點的東西或是上升,或是下降。無比的活躍。

隨著這種修煉狀態的持續,逐漸的開始有一些星星點點往這邊聚攏而來。隨著高山的呼吸韻律,這些靈氣也在有規律的律動著。可是,當高山想要觸摸的時候,這些星星點點的東西卻又十分調皮的散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