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鋪著手工針織地毯,牆壁上是雕刻的壁畫,包廂裡裝的是金碧輝煌,大氣磅礴。
不過這會誰也沒心情欣賞這些,在高山說道‘定價權’後,林國鋒和林小元就麵麵相聚的陷入沉默。
“不是我不讓兩位賺錢,實在是來的病人都是普通家庭,很多人都是借錢在看病,負擔不起太高的治療費了。”
聽到高山這麼說,兩人了然點頭,他們很清楚這麼做的原因,但這裡麵牽扯的利益太多,不是他們說了就算了的。
“不如高院長先說說你心裡的價格。”林小元想聽聽他心裡給出的價位。
“每次化療定價6000~12000!”高山報了個不高不低的價格。
這個價格就比原本價格低了1000塊,但兩名院長看到的卻不是這1000塊,而是其他名義的收費也消失了。
光做化療,那豈不是浪費自有資源,為高山中醫院宣傳,添磚加瓦?
東西都是高山中醫院提供的,病人也是他們看的,你說病人痊愈後感謝的是誰?
這個價格雖然可以賺錢,但對於兩人來說都無足輕重,更彆提有可能損害他們額名譽與利益。
高山的藥劑一旦在本院出售,會不會招惹到其他藥品的抵製,病人感覺到高山的藥這麼便宜,會不會又引發新一輪的天價藥討論。
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擔心的,為了這麼點利益,好像完全沒必要冒險。
“兩位,這不光是利益,還代表著無數條生命,越快治療,說不定就能多救幾個人的命。”
高山看著兩人,麵色誠懇的說著,他是真心希望兩人能夠配合。
“那我就說實話了,12000這個價格太低...15000附一院可以接受。”林國鋒在原價上漲了2000塊。
“林院長的條件我也可以接受。”林小元讚同道。
對於兩人非要漲價的原因,高山心裡明白,彆看他們是院長,需要考慮的方方麵麵多了去了,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
看兩人態度堅決,高山也就同意按照15000/次的價格來,一般病人隻需2~3次。
6000塊換個健康劃不劃算,相信每個人都會說劃算。
說不劃算的,那是因為他沒得病,不然彆說是6000,就是多個零他也說劃算。
對於那些負擔不起的,高山可以建議他們留在中醫院等待治療,他們的收費要便宜將近一半。
第二天雙方就讓律師敲定合作,梁禮和也到醫院把樣品和藥方帶走了。
工廠將全力生產‘肝癌寧,’當然,這種藥是不對藥店出售的,直供高山中醫院,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
有了兩家醫院的合作,五天時間裡,醫院的病人就分流出去600人,每家300人,治療方案都在手裡。
主要費時間的就是診斷和寫醫療方案,要不然速度還能更快點。
藥物也在7天後運出第一批,手中持有治療方案的,按照上麵所寫的計量取藥,費用先前就已經結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