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中醫院。
看似同樣的外傷,一死一活。
這邊病房裡正歡天喜地的慶祝,激動的眼淚都留下來了。
隔壁病房裡卻是靜悄悄的,老太太和兒子都走了。
葬禮村裡麵包了,說是在村兒裡給老太太和兒子找塊地,把兩人埋在一起。
孤兒寡母的也沒什麼親人,也是從其他地方牽來的,吊喪之類的都由村裡來安排。
老太太和兒子雖然就是個普通人,但人死為大,入土為安的觀念在華國還是很提倡的。
不然,華國的墓地怎麼敢賣的那麼貴,10~20年還得續租一次,簡直比醫院還暴利。
“醫生,人我們能安排,就是送回去,你看是不是找輛救護車,費用我們出。”村乾部找到高山商量。
倒不是說他們沒有小車,這年頭誰家還沒個車了,就是沒有也能借來。
但要是用來裝死人,誰心裡都會有點忌諱,這也能理解。
“可以,我給你們聯係,等錯過高峰期。”高山答應下來。
救護車也是有高峰期的,一般早晚這兩個點是最忙的,特彆是吃飯的時候,清閒的時候大多是11點左右。
讓人給聯係兩輛救護車,今天還正好有空,護士長徐苗趕在車來之前,為屍體簡單的整理了遺容。
其實護士培訓的時候,是有整理遺容這一項的,但都是些小姑娘,見到死人肯定發怵。
再加上講究的肯定找更專業的入殮師,請不起的就自己簡單弄下,要麼就不講究這些,一張白紙蓋著就完事了。
“護士,你們這白床單我借用一床,要不直接買下來吧!”村乾部指著床上的白床單說著。
“不用,直接抬走。”高山沒讓對方花錢,也算是儘份心。
“謝謝醫生了。”不一會車到了,村兒裡來的人把老太太和兒子用白床單趁著,臉上貼著白紙,頭上又用白布遮著。
村兒裡的講究,人死不能見光,不管是日光還是月光都不能見,而且必須用白布撐著。
聽他們說的時候,回去還得給老太太換上紅衣,因為老人年紀大了,算是喜葬。
年輕的就不行,直接拿白床單一裹就行。
對於這些講究高山大概也知道些,畢竟小時候也跟高媽出殯過,耳濡目染自然就記住了。
“好了,都回去彆看了。”看他們把人往車上送,高山招呼著醫護人員該乾嘛乾嘛去。
華人這個愛湊熱鬨的毛病,就是高山偶爾都不能免俗。
“高院長。”身後的呼喚讓高山停下腳步。
回頭一看原來是安晴,就是那個打扮的年輕時尚的小姨,呂方的小姨子。
“安小姐...呂方沒來?”高山還以為對方是陪呂方來複查的,看到就她一個有些意外的問道。
“我來找你就是為了這件事。”安晴有些無奈的看著他。
原來,呂方堅持複查了2個月,就因為工作繁忙開始忽視檢查,現在已經有半年沒再複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