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高山的李朝康衝著大家招了招手,“時間也不早了,咱們趕緊回去睡覺吧,你看老大這副德行明天十有八九會驚豔眾人,今天鬨的越大明天就越能顯出老大技術高超,到時候讓這幾個洋鬼子好好看看咱們華夏醫術高超比他們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等到第二天一早,首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已經被記者們包圍。
他們看到昨天的那兩位專家之後蜂擁而至,紛紛遞出話筒,想要采訪這兩位專家,隻是這兩位專家說,他們想要欣賞高山院長的手術,看看這個自詡為華夏第一的高山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不過,看到現場的狀態,部隊竟然親自派人過來維持秩序,看來他們對於高山接下來要進行的手術非常的看重與期待,說白了,這些人都想依靠高山一身翻盤。
潘慶安將軍跟夏長安院長坐在手術室,左邊的會議廳在他們麵前放著一張巨大的投影設備,正在進行調試,他們將在這裡看到高山進行手術的完整過程。
正因為大家過分的看重,這會議室裡的氣氛有些凝重了起來,大家都很擔心高山會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失誤。
因為這次手術公開,已經引起了國外大部分媒體的注意,他們一定會將這結果進行對比,如果高山輸的太慘的話,屆時一定會影響到華夏醫生在國際醫學學會的地位。
陪同高山進行手術的蔣新月看了一眼攝像頭,欲戴王冠必先低頭,榮譽越高壓力也就越大,原本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的公開手術,但是經過媒體這麼一宣傳之後,很有可能在社會上卷起一陣波瀾。
如果高山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嚴重差池,那麼整個高山醫療團隊可能麵臨巨大的災難。
從高山醫療團隊本體出發的話,他們並不希望高山承受這麼大的壓力,畢竟這半年來,高山一直都在從事跟醫學無關的行業,負責調查調研,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實際操作。
他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萬一這次高山的手術失敗了的話,這一些媒體或者其他同行一定會利用這個機會對高山醫療團隊進行各種圍攻,嚴重的話可能上升到國家顏麵的層次。
夏長安院長等人也意識到這一件事情的嚴重性,衝著潘慶安尷尬一笑。
“我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不過,潘將軍我可以跟你保證這次事件真的不是我導演所至。”
潘慶安擺了擺手,“我相信高山院長的實力。”
當高山將資料展開在鏡頭麵前的時候,再做圍觀的那些醫生紛紛都愣住了。
“我的天呐,高山院長是不是瘋了?他怎麼選擇這個病人?”
在看清楚病曆資料之後,大家紛紛坐了起來,臉色變了好幾變。
那些年輕的實習生直接叫了出來,高山這次選擇的這個病人也是一個晚期癌症惡變患者,但他卻是整個京都醫療係統中最難解決的病人。
第一是因為這個病人已經進入最後時期,簡單來說,他隻有兩個月的生命,每天必須注射兩支杜冷丁才能夠抑製癌痛,更重要的是,這個病人的身份十分特殊,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農業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前年剛拿到諾貝爾獎,如果他在治療過程中出了問題,屆時,社會輿論攻擊會強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