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不錯,還有其他意見嗎?”
陳玄最後一名軍官,他希望每個人都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迎向陳玄鼓勵的眼神,那名軍官清清嗓子說道:
“剛才兩位的意見我想過了,都是很好的計策,各有各的道理。”
陳玄笑了,這人有點意思。
“但是,”那人略作停頓,“不管是多好的計劃,首要考慮的,應該是實施的可行性。”
陳玄來了興趣:“哦?可行性?好好講講這個可行性。”
那人衝陳玄點點頭,繼續說道:
“就比如,直取陽翟,確實如剛才所說,收益極大。陳將軍攻占南陽,用的就是此計。”
“但是,你們可曾想到,陳將軍的軍隊,戰鬥力豈是我軍能比的?”
“前日的戰鬥,陳將軍的士兵個個如虎似狼,這個大家都看到了,不用我多說。”
“如果是陳將軍大軍齊至,我想,拿下陽翟是最優的選擇。”
“但是,對我們來說,則是萬萬不可。”
第一名軍官聞言,略微思索,然後重重地點頭。
他被說服了。
“至於向北進軍,雖然可行,但在我看來,仍然不是上上之選。”
“那你說,什麼才是上上之選?”第二名軍官問道。
“我請大家不要忘了,我軍之所以能夠得以保存,靠的是什麼!”
眾人齊齊望向陳玄。
“沒錯,全是因為陳將軍。”
“而陳將軍的大本營,在什麼方向?”
“西南?”一名軍官若有所思。
“不錯,正是西南。我軍必須向西南進兵,方能得到陳將軍主力的支持。”
“並且,可以與陳將軍的大軍遙相響應,最終連成一片!”
“好!好!好!”陳玄擊掌讚歎。
向西南方向進軍,也正是陳玄的想法!
“你叫什麼名字?”陳玄問道。
“屬下王發。”
王發?陳玄對這個名字沒什麼印象。
應該不是曆史上的名將。
這其實也是一種好事。
亂世出英雄,除了青史留名的大將,被埋沒在民間的能人又豈在少數。
就比如眼前的王發,假以時日,未必不是一員大將。
黃巾軍人,敢於揭竿而起,反抗不公,更是比一般平民多了一些勇敢之氣。
可以說,黃巾軍是民間人才的濃縮。
這也是陳玄選擇黃巾陣營的原因之一。
可惜的是,因為黃巾軍的裝備低劣,很多人還未顯露出才能,就已經死在戰場。
一定要徹底改造黃巾軍,陳玄暗下決心。
“大家說得都不錯,尤其是王發,說得最有道理。”
“我相信大家以後,都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陳玄笑眯眯地總結道。
眾人得到認可,臉上都泛出笑意。
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心情,就是:平等。
陳玄平易近人的態度,是他們在波才手下從未體會過的。
“但是,陳某要提醒各位一點。”
“戰場上的勝負,不止在於戰場。”
眾人聽到這句話,都陷入深思。
“勝負不隻在於戰場?”陳玄的說法他們聞所未聞。
“沒錯,如果論軍隊戰力,我想很少有黃巾軍可以同官兵正麵相抗。”
“但是天師振臂一呼,天下齊齊響應,靠的是什麼?”
“是民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
陳玄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其實不是到處進軍,而是安定長社民心。”
陳玄不再說話,留足時間讓大家思考。
眾人恍然大悟,越琢磨陳玄說的話,就越覺得有道理。
怪不得陳玄是聖帥,怪不得陳玄的軍隊戰力那麼高。
陳將軍果然有他的獨到之處。
如果說之前他們對陳玄的服從,多多少少有受迫於陳玄威勢的成分。
那麼現在,他們是徹底的心悅誠服!。
正在這時,傳令兵來報:
“將軍,波才渠帥他,他跑了!”
一問之下才知道,波才傷愈之後,馬上去聯係了幾個往日的親信。
然後,偷了幾匹戰馬,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先是醉酒誤事,現在又當了逃兵!”
“原來他的認罪都是假的!”
“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波才竟然是這種貨色!”
眾軍官義憤填膺。
“將軍,我們要不要派人去追?”周倉問道。
“不用,讓他去吧。”陳玄淡淡地說道。
“畢竟是渠帥,總要給他留點臉麵。”
波才已經威望儘失,無論跑到哪裡都會是喪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