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兩個要求、一個好消息(1 / 2)

返回1998 木子心 4395 字 11個月前

看見徐同道回來,母親葛小竹很高興。

傍晚放學回來的徐同路和葛玉珠也很高興。

晚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徐同道給弟弟、妹妹各提了一個要求。

他對弟弟徐同路說的是:“小路,再有幾個月就是中考了,家裡彆的事你都不用管,你的任務隻有一個,好好考一個高分!至少不能比我去年考的差!”

徐同路聽完的反應很平靜,一邊繼續夾菜吃飯,一邊淡淡地說:“知道了。”

這就是他的態度。

但結合他去年期末考得全年級第一的成績,他今晚這態度就讓人能感受到他強大的自信。

對妹妹葛玉珠,徐同道說的是:“玉珠!你也給我好好念,明年就輪到你中考了,我知道你底子不太好,平時有什麼不懂的,問你二哥!反正念完初中,你也得給我去念高中,分數不夠,我就給你拿擇校費,反正會供你繼續把高中念完,你要是想為大哥省點錢,接下來一年多,你就給我加把勁!把分數儘量給我考高點,知道了嗎?”

是的,對妹妹葛玉珠,徐同道根本沒指望她能靠自己的能力考上高中。

一來,葛玉珠從小讀書的成績就比他們兄弟倆差一大截,基礎沒打好。

二來,他們竹林鄉的中學教學水平擺在那裡,每年一個年級能考上高中的就那麼幾個人,剩下的,如果還想上高中,都得拿擇校費。

隻要擇校費給到位,彆說縣二中,縣一中也一樣能上。

但擇校費不便宜,哪怕差一分,都要花幾千塊,上百分的話,就要上萬。

而這年頭竹林鄉一般的家庭,年收入普遍在兩三千。

刨除家庭開支的話,很多人家一年辛苦下來,根本就沒什麼結餘,這樣的情況下,能在高中的學費之外,還能拿出幾千,甚至上萬擇校費的家庭就少之又少了。

這也是為什麼城市裡的孩子,上高中、上大學的很普遍,而農村出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初中學曆的一大原因。

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就那麼高,一年幾百個中考生,能考上的就那麼幾個。

對農村九成以上的孩子來說,想上高中,隻有自己的分數達線,否則,就彆想。

當然,這種情況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改善。

但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反正目前的整體情況就是這樣。

葛玉珠驚得都忘了吃飯,葛小竹、徐同路也都驚訝地看向徐同道。

葛小竹蹙眉:“小道,玉珠是女孩子,書少念點,也不要緊的,她要是自己考不上,就彆念了吧!擇校費那麼貴,不能再增加你的負擔了。”

葛玉珠回過神來,連忙表態,“是呀大哥!我又不喜歡念書,還是彆浪費那個錢了,真的!我還想著等我畢業了,就去打工,幫你分擔家裡的壓力呢!真的,大哥!我真是這麼想的。”

徐同路眉頭微皺,看看徐同道,又看看母親和妹妹,他沉默著,沒有開口。

而徐同道呢?

麵對母親的勸說,妹妹的表態,他態度根本就沒有動搖。

沉著臉對妹妹說:“我這不是在跟你商量,我不管你是怎麼想的,反正你至少要給我把高中念完!你先坐才16歲,明年也才17歲,你不繼續念書,出去打什麼工?你一個初中生的學曆,能做什麼?能掙多少錢?我也不需要你幫我分擔養家的壓力,你真想減輕我的壓力,就給我把成績提上去,讓我少為你拿擇校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