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正常,這年頭交通不便,生意最好做的地方,永遠是人氣最旺的地方。
比如火車站、汽車站、大學附近……等等。
而水師大的正門……正對著一條主路,路麵很寬,雙向六車道。
徐同道放慢車速從水師大正門前,緩緩駛過,看了一遍,沒有發現合適開網吧的地方。
一間待租的空店麵都沒有看見。
他眉頭微皺,但也沒有太失望。
他本來就沒打算把網吧開在房租太高的地方。
像水師大正門這一帶,這裡店麵的房租肯定都是最貴的。
而且,網吧想要做得規模稍微大一點,玩家在裡麵玩的時候,能寬敞、舒服一點,網吧裡麵的空間最好就要大一點。
而且,在徐同道的印象中,原時空很多網吧都開在僻靜的地方,生意照樣很好。
比如開在二樓或者三樓上麵。
又或者開在某個倉庫,或者私人自建的小樓裡。
等等。
隻要離學校不是太遠,生意都能做得起來。
隻要上網的價格合適,網吧電腦的配置還行,網速不要太卡,生意都不難做。
剛剛駛過去的水師大正門,是朝南的,也被稱為水師大的南門。
因為徐同道以前在水師大的食堂做過半年廚師,所以,水師大還有兩道側門。
分彆是西門和北門。
北門外麵是小鏡湖公園,那邊的店鋪,在徐同道印象中,主要是一些餐飲店。
西門那邊則不同,西門外麵是一條輔路,隻有雙向兩車道,那邊主要是一些市民的自建房,普遍以兩層及兩層以下的房子為主。
那邊的房子多數都有些年份了,路邊的梧桐樹也都種了很多年,夏天的時候,綠樹成蔭,路兩邊的梧桐樹會將路的上空全部遮擋住。
徐同道記得那條街上做小生意的特彆多,餐飲、住宿、遊戲廳、網吧、便利店……等等,應有儘有。
當然,那是他記憶中的樣子,眼下是99年,他估計那條街上現在可能還沒有網吧。
他想去那邊看看,看看那邊有沒有空間大、房租低的合適店麵。
心裡這麼想著,他在下一個路口,就把車拐進這條輔路。
車一拐進這條輔路,樹蔭就擋住了陽光,隻有一些支離破碎的稀碎光線透過繁茂的梧桐樹枝葉,灑在路麵上。
但徐同道的注意力不在這上麵,車子往前開了幾十米,水師大的西門已經在望,路邊的店鋪、地攤、行人,明顯都多了幾倍。
年輕的男女大學生行走在路邊的人行道上,朝氣蓬勃。
一家家店鋪裡琳琅滿目的小商品,雖然顯得雜亂,但也顯得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