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話音剛落,一位戴著厚厚眼鏡的老中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提出了疑問:
“鄭同誌,這藥方裡附子用量如此之大,真不會中毒嗎?最大的用量又是多少?”
鄭錦神色平靜:“附子用量確實較大,但隻要控製好煎煮時間和方法,並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整用量,是不會中毒的。“
“最大用量,根據我爺爺的經驗,可以達到300克,但必須分次服用,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
她頓了頓,補充道:“當然,這隻是極端情況下的用量,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謹慎使用。”
另一位老中醫緊接著問道:“除了心衰,這破格救心湯還可以用於哪些症狀?比如腎衰、呼吸衰竭之類的。”
鄭錦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根據我爺爺的經驗,破格救心湯還可以用於治療一些危重症候,例如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等。”
“至於腎衰和呼吸衰竭,雖然沒有直接的治療經驗,但如果是因為心衰引起的繼發性腎衰或呼吸衰竭,也可以考慮使用。”
“但必須結合其他治療方法,並且要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既展現了專業知識,又留有餘地,避免給人留下誇大其詞的印象。
接下來的時間裡,鄭錦又回答了幾個關於破格救心湯的細節問題,比如煎煮時間、服藥方法、禁忌症等等。
她對答如流,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讓在場的專家們都心服口服。
會議室裡不時響起讚歎聲,這些老中醫們看向鄭錦的目光,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欣賞,而是帶著幾分敬佩。
終於,關於破格救心湯的討論告一段落。
一位來自中醫藥管理局的專家清了清嗓子,將話題引向了另一個方向:
“鄭同誌,我們還注意到,你之前提到的滴丸技術,似乎…很新穎啊。目前國內好像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技術,能否跟我們詳細說說?”
鄭錦心頭一緊,她知道,這滴丸技術在這個年代還沒有出現,如果解釋不清楚,很容易引起懷疑。
她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略帶羞澀的笑容:“這滴丸技術,也是我爺爺發現的……”
她略微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原理其實很簡單,就像…煮疙瘩湯一樣,將藥液濃縮成糊狀,然後滴入冷水中,就能迅速凝固成型。還有,就像麥芽糖放進涼水裡,也能瞬間成型。”
她儘量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解釋,內心卻忐忑不安,像揣著一隻亂蹦的小兔子,生怕被人看出破綻。
她偷偷觀察著幾位專家的表情,隻見他們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眉頭緊鎖,似乎都在消化她剛才的解釋。
鄭錦暗暗祈禱,希望這個解釋能夠讓他們滿意。
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會議室裡略顯凝滯的氣氛。
一位周大夫的學生起身去開門,門外站著的是嚴越。
他睡醒後發現鄭錦不在病房,一問才知道她被一群專家請到了三樓會議室。
嚴越抬手看了看手表,下午兩點。
也就是說鄭錦從早上到現在,還沒吃飯,嚴越眉頭微蹙,心疼瞬間湧上心頭。
輕輕叩開會議室的門,嚴越就看見會議室裡,鄭錦正襟危坐,被一群頭發花白的老專家圍在中間。
她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卻依然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耐心解答著專家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嚴越清了清嗓子,沉穩的聲音在會議室裡響起:“各位大夫,醫院食堂已經為大家留好了飯菜,現在已經熱了兩遍了。”
眾人這才意識到時間的流逝,腹中空空。
鄭錦更是覺得饑腸轆轆,胃裡一陣陣痙攣。
她看向嚴越,眼神裡帶著一絲求救的意味,像一隻被困住的小獸。
嚴越還是第一次見到鄭錦露出這樣脆弱的表情,心頭一軟,覺得她可愛得不行。
他原本嚴肅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鄭錦並沒有跟著眾人去食堂。
她借口要去看看嚴向前,便跟著嚴越去了住院部。
見眾人都離開後,鄭錦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