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錦來到院長辦公室門口,輕輕叩響了三下。
“請進。”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裡麵傳來。
鄭錦推門而入,連章正伏案批閱文件,聽到開門聲,他抬起頭,看到是鄭錦,原本嚴肅的臉上立刻綻放出笑容,竟是起身迎了上來。
“小鄭醫生來了,快請坐。”
連章的熱情讓鄭錦有些意外,卻也讓她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長更多了幾分敬重。
這一幕落在跟在鄭錦身後的連翹眼裡,簡直不可思議。
她從小在爺爺身邊長大,深知爺爺的性格。
連章是個老古板,最是注重規矩,現在他一個長輩,竟然起身迎接一個晚輩。
能讓爺爺如此重視,足以說明鄭錦是有些真本事的。
連翹心中那股對鄭錦的輕視和敵意,在這一刻,竟隱隱有些動搖。
“爺爺,您認識她?”連翹忍不住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連章這才注意到孫女也跟了進來,連忙笑著說道:“翹翹,這位是小鄭錦醫生,也是嚴越的妻子,她醫術很不錯的。”
說著,他又轉向鄭錦,“鄭醫生,這是我孫女,連翹。”
“爺爺,我們已經認識了。”連翹的語氣略顯生硬。
連章一愣,隨即看向鄭錦,眼神中帶著詢問。
鄭錦微微一笑,解釋道:“是連同誌帶我上來的。”
“哦,原來是這樣。”連章聽後更加高興了,他慈愛地看了一眼連翹。
心中暗想:這次換防連翹也要去西北,如果能和鄭錦認識,到時候鄭錦和嚴越也能幫他照顧一下孫女。
鄭錦並不知道連章心中所想,她將早已準備好的丹參丸和安宮牛黃丸的方子遞給連章:
“連院長,這兩個方子急救方子是我改良過的,您可以交給醫院生產的。”
連章接過方子,仔細地看了看,心裡大為激動。
他深知這兩個方子的價值,丹參丸是治療心臟疾病的救急藥,不但能治療還可以滋養五臟六腑。
至於安宮牛黃丸,則是治療中風的急救藥,但此藥成本極高,但也是好藥。
但無一例外,能造福無數百姓。
近兩年,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聽說西南中醫院甚至通過中醫藥方,研究出了可以治療瘧疾的青蒿素。
而民間還有一些很有價值的藥方子,隻是礙於各種原因,很難尋到罷了。
而鄭錦如此慷慨地將改良過的方子交出來,更是讓他對她的人品和醫德欽佩不已。
鄭錦拿到鑰匙,推開製藥房的門,一股淡淡的藥香撲麵而來。
房間不大,卻乾淨整潔,靠牆擺放著幾個藥櫃,上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各種藥材,中間則是一張寬大的操作台。
鄭錦粗略掃了一眼,常用的藥材這裡都有,心中暗暗欣喜。
她擼起袖子,準備大乾一場。
然而,鄭錦突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設備。
在現代社會,滴丸的製作需要專業的滴丸機,精確控製溫度和滴速,才能保證藥效和質量。
而這裡,彆說滴丸機了,就連最基本的溶劑都沒有。
鄭錦當初在老家製作的那幾十粒滴丸,完全是憑借經驗,手工一粒一粒滴出來的,溫度全憑感覺,成品率極低,饒是如此,也耗費了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現在要大規模生產,這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鄭錦懊惱地拍了拍額頭,心中暗罵自己:真是關心則亂!光顧著激動了,竟然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
原本興奮的心情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瞬間冷卻下來。
放在現代社會,我國滴丸還要等十年才能上市,而丹參滴丸則還要等二十年才能麵世。
現在讓她徒手大規模製作,無異於癡人說夢。
“看來,得去找連院長說清楚了。”鄭錦歎了口氣,正準備出門,卻聽到一陣敲門聲。
“小鄭醫生,方便進來嗎?”是連章的聲音。
鄭錦連忙打開門,隻見連章一臉興奮地走了進來,手裡還拿著她給的藥方。
“鄭醫生,你這滴丸技術,是從哪裡學來的?”連章開門見山地問道,渾濁的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鄭錦一愣,沒想到連章竟然知道滴丸技術。
“連院長,您也知道滴丸?”
連章點點頭:“我一個學生在西方國家學習製藥,曾和我提起過。沒想到,你竟然也會。”
鄭錦這才明白,原來連章也知道滴丸,隻是這個年代的技術條件限製,根本無法實現。
她心中一沉,正準備解釋,連章卻激動地打斷了她:“鄭醫生,你真是個天才!這滴丸技術,可是領先世界水平啊!”
鄭錦苦笑,心中五味雜陳。
領先世界又如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設備,一切都是空談。
“連院長,我……”
“鄭醫生,你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解決設備問題的!”連章信心滿滿地說道,仿佛已經看到了滴丸大規模生產的場景。
鄭錦看著眼前這位充滿熱情的老院長,心中非常感動,於是她按照記憶,把滴丸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都整了出來,交給了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