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吳依然的弟弟吳誌源也加入了這場紛爭。他帶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認為這份家業應該由他來繼承。
“姐,你這店現在這麼火,也得給我點股份吧。”吳誌源在一次家庭聚會上說。
周依然愣住了:“誌源,這店是我一手打拚出來的,跟家裡沒關係。”
吳誌源卻不以為然:“姐,你這話就不對了。咱們是一家人,你的成就也是我們家的榮耀。你得給我點股份,讓我也參與進來。”
周依然感到一陣憤怒和無奈:“誌源,你根本不懂我付出了多少。這店是我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跟家裡沒有關係。”
然而,吳誌源似乎並不打算放棄。他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早餐店,試圖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其中。他插手店內事務,對員工指手畫腳,甚至試圖改變菜單上的菜品。
周依然感到心力交瘁。她看著弟弟和父母在店內爭吵、爭執,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失望。她曾經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事業。但現在,她卻發現,這份事業似乎並不完全屬於她。
一天晚上,周依然獨自坐在店裡,看著窗外的夜景。她想起自己創業初期的艱辛和不易,想起那些默默支持她的顧客和員工。她感到一陣心痛和愧疚。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
她決定找父母和弟弟好好談一談。她希望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夠尊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爸媽、誌源,我知道你們對早餐店有期待和想法。但這是我的事業,是我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我希望你們能夠尊重我的選擇和決定。”周依然誠懇地說。
吳父吳母沉默了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愧疚和無奈。他們知道,女兒說得沒錯。這份事業確實是她一手打拚出來的,跟他們沒有關係。
“依然啊,我們知道你辛苦了。我們隻是想幫你分擔一些。”吳母低聲說。
周依然感到一陣溫暖:“媽,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現在真的不需要幫忙。您和爸就好好休息吧,彆為我操心了。”
吳誌源也低下了頭:“姐,對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沒想到你付出了這麼多。”
周依然笑了笑:“沒事兒的誌源。咱們是一家人嘛,有什麼話都可以好好說。”
這場紛爭最終以周依然的堅持和理解而告終。她重新掌握了早餐店的主導權,開始著手恢複店內的秩序和氛圍。她辭退了那些被父母和弟弟影響到的員工,重新招聘了一批有經驗、有責任心的新員工。她也開始加強與顧客的溝通和互動,努力恢複早餐店的口碑和形象。
在周依然的努力下,早餐店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和活力。顧客們重新回到了店裡,享受著那份熟悉的美味和溫馨。員工們也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熱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