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026章(2 / 2)

重返1996年 唯珎 7199 字 1個月前

原本健全的人因為向輝重生而變成殘廢,也太悲催了。

周聿麒搭著她的肩膀坐上輪椅,“十多年前在香港出了車禍,受點小傷。”

其實就蹭破點皮。

當時發現向輝私底下總是針對自己,自己的投資意圖幾乎全被被向輝提前預知到並截胡投資項目,為了降低向輝的防備,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故意坐輪椅出行,查明原因後立刻出國發展,避開向輝的針對。

來鳳城後發現坐輪椅的自己更容易得到李珊珊的同情,他就沒扔掉輪椅。

當時向輝不是在鳳城嗎?起先是做給他看的。

得知周聿麒出過車禍,李珊珊忍不住提醒道:“您得注意安全,有些彆有用心的人很擅長製造車禍,譬如買通一個身患絕症的人,給他家人一大筆錢以保證他家人衣食無憂,您看他會不會賣命?就算查到他是故意的又怎樣?”

香港有個女富商就是這麼被搞死的。

女富商死後,丈夫接收龐大財富後飛快迎娶暗通款曲許久的情人。

因為買通亡命司機的人不是他,也不是情人,而是情人的母親,所以情人母親坐牢,這兩個狗男女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照樣混跡上流社會。

“謝謝提醒。”周聿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了。

未來小媳婦真善良。

換作其他人,才不會這樣做。

於是,午飯吃得很和諧,沒有遇到任何擾亂氣氛的事情。

周聿麒知道凡事過猶不及,飯後就沒親自送李珊珊,而是讓陳助理和司機送她去銀行,再送她和李爸會合。

第二天,他飛回香港。

同一時間,李珊珊也和李爸拎著大包小包地回小李莊。

城鄉公交車上人多得呀,差點把李珊珊給擠吐了。

人一多,再加上行李,味道渾濁極了。

幸虧他們在始發站上車而非中途,特地找了靠窗戶的座位,可以在窗戶上開一條縫透透氣,免得自己窒息。

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

雪後初晴,趕緊把被褥拿出來搭在晾衣繩上見見太陽。

皮衣牛仔褲等時髦衣著在回家前就收起來了,李爸換回他的老棉襖老棉褲,打算乾完活再穿羽絨服,免得弄臟了不好洗。

“去看看你爺奶。”他不希望女兒沾手。

那麼嫩的手,弄糙就不好看了。

家裡條件變好,女兒又有本事,越好看越容易嫁到好人家。

“好嘞!”李珊珊羽絨服外麵套著碎花罩衫,劉海放下來,麻花辮編起來,紅色方巾取代時尚圍巾,戴著黑色耳捂子,兩手插在袖筒裡揣著,瞬間化身小村姑,隻是臉白如玉,眼黑似漆,說不出的靈氣逼人。

要拿送給爺爺奶奶的東西,李珊珊不得不把手從袖筒裡掏出來,找雙毛線繩連接的棉手套戴在手上,毛線繩則掛在脖子上。

這樣不怕丟。

李珊珊家離爺爺奶奶家不遠,按東南西北來算,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爺爺奶奶住在自家東北方向,步行兩三分鐘就到了。

就這兩三分鐘,口水都說乾了。

附近都是姓李的自家人,五服都沒出,不得大爺大娘叔叔嬸子哥哥嫂子地一通問候。

還有爺爺輩的,聚在一塊曬太陽,閒聊。

太爺輩的不在了。

大家見到李珊珊時感到非常驚訝。

“是珊珊啊?好久沒見到你了,聽你大爺說你和你爸在城裡擺攤?”

“真白,真俊。”

“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考上高中的姑娘就是不一樣。”整個小李莊兩千多口人,考上高中並且有機會讀高中的女生,隻有兩個。

一個是李珊珊,一個是小李莊南另一個生產隊的姑娘,姓苗。

在大家看來,高中已屬高學曆。

吃。”

李珊珊笑眯眯地回答問題,能回答得就如實回答,不能回答的就胡說八道或者故意忽略過去,反正跟前的人那麼多,漏掉一兩個問題也正常。

本來三兩分鐘的路程硬是多花一倍時間。

李珊珊提著東西踏進爺爺家木門。

真木頭門,兩開扇,還是長木條、碎木頭拚出來的,而非完整木板,院子裡是泥巴地,中間鋪著幾塊石頭當作踏腳石,以免雨雪天踩進泥濘裡。

院牆是一塊塊碎石頭壘起來的,總高不過一米五,抬頭可看見院內情況。

正房是三間茅草屋,牆的裡麵是石頭,外麵糊著厚厚的泥巴,脫落得很厲害。

東偏房是兩間,一樣的茅草頂土坯牆。

沒有西偏房,隻有羊圈連著雞圈,搭著草棚子,雞圈裡除了雞還有鴨。

廚房更簡陋,就搭在門和東偏房之間,頂棚是石棉瓦,牆外煙囪正冒著煙,裡麵傳來奶奶的咳嗽聲,還有一股濃重的煙氣飄出來,混著淡淡的饅頭香。

李珊珊覺得給爺奶翻蓋房子已是事在必行。

“阿奶,做什麼好吃的啦?”她和往常一樣進門先叫人,然後進廚房,果然看到奶奶坐在土灶前小板凳上往灶膛裡塞玉米棒子芯。

老太太穿著黑色大襟襖和黑色棉褲,綁著腿,頭上包著一塊藍色方巾,雞皮鶴發,極是蒼老。

抬頭看到水靈靈的小孫女兒,李奶奶分外高興,“珊珊來了呀!我正蒸過年的饅頭,最後一鍋了。你可是好久沒回家了,你爺常念叨,要不是你爸去城裡陪你了,我得叫你大爺去找你。快進來烤烤火,我剛埋了兩個白芋進去,燒熟後扒出來給你

“我最喜歡吃烤白芋啦!”李珊珊擠在她身邊蹲下。

李奶奶摸了摸她的頭,“待會兒彆吃太多,吃多了燒心,留著肚子吃飯,你大爺昨兒給我和你爺送了塊豬肉,我晌午給你做紅燒肉。”

李珊珊差點流口水,“阿奶,我最喜歡吃您做的紅燒肉啦!”

李奶奶做彆的菜手藝一般,唯獨紅燒肉是一絕。

吃完肉,用饅頭蘸湯汁,那叫一個香啊!

可惜家裡窮,吃肉的次數寥寥無幾。

現在她有錢了,以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鮑參翅肚也吃得起。

李奶奶被小孫女哄得眉開眼笑,手從她頭上落下來後轉而摟住她,“城裡的事我和你爺都聽你大爺說了,你爺特彆高興,當天喝了二兩白酒。珊珊,你可真有本事,自己賺了錢,又拉拔幾個哥哥,我和你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小兒子緊巴巴,大兒子負債累累,老兩口看在眼裡,經常愁得睡不著覺。

現在好了,小孫女發達後沒忘記他大爺和哥哥們。

李珊珊依偎著老祖母,“大爺大娘和哥哥們以前對我好嘛,大哥沒娶大嫂之前,大爺家沒那麼難,大娘三天兩頭給我塞個雞蛋,偶爾炒頓肉也叫我去他們家打打牙祭,我當然要有所回報。而且,他們要給我乾活,不是白給的。

李奶奶更感動,“那是你願意給他們機會,你要不想著他們,他們根本沒有掙錢的門路。”

有什麼比知恩圖報更讓人欣慰?

她剛想再說話,李珊珊突然打開自己帶來的東西,拿出珠寶店包裝袋打開,再打開裡麵的包裝盒,把金飾取下來一樣一樣地給李奶奶戴上。

“阿奶,我發財了,給您買金首飾,高不高興?”她期待得到更大的表揚。

看到黃燦燦的金子,李奶奶呆住了。

她竟然有戴金子的一天!

那可是金子!

抬手看看細瘦腕上的大金鐲子,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以前隻有大地主婆才有的待遇。

李奶奶最好的首飾就是年輕時李爺爺出門做工回來給她買的一對銀鐲子和兩根銀簪子、一對銀耳環,後來日子難過,全拿出去換糧食養孩子了。

李爺爺承諾以後給她買金丁香,後來也沒做到。

戰亂年代的金子不好買,建國後國家連銀元都收回去了,更彆說黃金這種東西。

李珊珊端詳片刻,“嗯,還差兩支金簪子。

她很少戴簪子,給忘了。

李奶奶八十歲了,頭發濃密,喜歡留長頭發並在腦後挽成圓髻,套上發網,再插兩根簪子彆住,目前用的是銅簪子。

李奶奶摸摸金鐲子,又摸摸項鏈,“這就夠了,這就夠了,想都不敢想。”

李爺爺的大嗓門此時在大門外響起:“他奶,我聽人說珊珊回來了?珊珊過來,看看我帶什麼好東西來了。”

李珊珊出去一看,頓時滿臉驚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