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如獲至寶(2 / 2)

是敵是友,也有一個大致的判斷。

雖然來之前,徐雨萌對秀江鎮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但通過和駐村書記以及村委會主任的談話,抽象的東西在他腦子裡越來越形象,越來越具體了。

不過,釣源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清的彙報還是引起了徐雨萌特彆的注意。

她發現,李建清特彆年輕,年齡同自己不相上下,戴著副眼鏡,一看文縐縐的樣子,同其他的。村書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徐雨萌感興趣的,除了覺得李建清同其他書記有些不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釣源村的葡萄養殖,以及位於釣源村的洞山。

而且李建清和其他來彙報工作的駐村書記和主任不同,是真的來向徐雨萌彙報工作的。

他進來後首先自我介紹。

“徐書記,我是釣源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清,今年27歲,畢業於廣南農業大學,前年開始擔任竹山村黨支部書記的。”

“建清同誌,這麼說你是個大學生村官啊。”徐雨萌微笑著饒有興致的問。

“是的,徐書記。從我考上大學的時候起,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用自己的知識改變自己家鄉的貧窮麵貌,讓釣源村的鄉親遠離貧困,走向富裕。”李建清扶了扶鏡片,十分沉穩的回答。

“建清同誌,那你就簡單的向我說說釣源村的情況吧。”徐雨萌說完,習慣性的攤開邊上的記事本和筆,準備記錄朱建清彙報時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問題。

“徐書記,我們釣源村是個古村。根據村裡的族譜記載,竹山村1000多年前不叫釣源村,而叫李山村,都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後裔,當時為了躲避明朝的追殺,所以改成了釣源村,”

李建清短短的幾句話,讓徐雨萌大吃一驚:古村、李世民的後裔,這可是個有故事的村子!

朱建清繼續有條不紊的彙報說:“我們釣源村的村民,男丁全部姓李,村內不許通婚,氏族內先後出了進士8人,舉人33人,屬於江南望族。到了清代中期,據說當時的竹山商賈號鋪遍及江南和江東,富甲一方;我們村裡到現在還建有祠堂、牌匾、書院彆墅。”

“是嗎?”徐雨萌像發現了新大陸,越來越感興趣了。

“對。確實是,但由於有些年代久遠都已經破敗不堪了。”李建清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有些黯淡,但隨後又興致盎然的說:“我們釣源村現在還有風姿各異的150餘棟廣派建築均為明清時期所建,其布局完全按照八卦圖形設置,對於風水極為講究,而且我們竹山村的後頭有一條高約15米,蜿蜒1000多米、呈東西走向的s型小山脈,整條山脈走向形似太圖。”

徐雨萌知道,雖然李建清說竹山村的古建築已經有些落敗了,但這也是可以大有文章的,那可是風水寶地呀!

“你繼續說。”徐雨萌示意。

“徐書記,我們村子的中心還有七口池塘和一個古井,東高西低一字相連,我們村裡人管他叫七星伴月,對應著天上的北鬥七星和北極星,就像孔子說的: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我們村裡還有近三萬株古樟,即使。村裡的一道風景,而且夏天的時候,香樟樹的樟腦丸香味,還有驅蟲的作用,因此我們這裡還是個無蚊村。”李建清說起自己的村子,如數家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