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夏夢雲將自己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淚水雖在眼眶打轉,但她深知,哭泣無法改變現狀。她緩緩拭去眼角的濕潤,決定讓理智回歸,不再讓無用的情緒消耗自己。在省紀委秘書處工作的這些年,她學會了堅韌與自省。既然白蘇凡決定下基層,那她也去,不同地方。
她意識到,或許離開這個充滿回憶的城市,去基層全心服務人民、乾實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療愈。
都說愛一座城,是因為那裡有喜歡和牽掛的人;而忘一個人,就需要遠離那些能勾起回憶的場景,離開雲州,越遠越好..........
..........
徐雨萌帶著葉文靜離開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前往中州,開始了“跑部”之旅。
說起“跑部”,各級政府都已經早就心照不宣了。
“跑部”是利用各地駐中州辦事處的關係網,然後在各部委跑動溝通,達到要項目,要資金的目的。不僅上麵早已心照不宣,而且在地方更加以此為衡量一個乾部能力政績的重要標準。
說直白點,就是一個乾部,如果能從中州跑下項目和資金來,那就是能人!
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申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的申請獲得了廣南省政府的批準,但這隻是萬裡長征邁開了第一步的開始。
按照國家級綜合保稅區的審批流程,廣南省將所有的申報材料上報給guo辦後,guo辦再將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申報材料批轉給海關。
海關首先征求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意見,國土資源部門和建設部門再根據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報的選址規劃,確定是否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走完以上流程後,然後由海關發函。分彆征詢發改委、商務部、稅務,財政,質檢局,外彙局的意見,然後會簽,會簽結束後,然後重新上報guo辦,正式簽字後,然後下達批複文件。
徐雨萌這次到中州來,除了想獲得批複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外,還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是希望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從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這些流程如果不去跑的話,正常的走完程序至少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甚至兩三年也有可能,能不能批下來先不說,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雖然申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審批權限都在guo辦,但真正主導這兩項的,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部門,一個是海關,一個是發改委。
徐雨萌和葉文靜都是第一次“跑部”,徐雨萌決定先去發改委,先和發改委的同誌談設立國家級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想法。
都說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不到京都不知道官小。在官場上有個玩笑話,能進入“發財”這兩個部門的,那可都不是一般的人。
“發財”就是發改委和財政。
發改委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發改委的一個司長,手裡的權力都大到你無法想象,他們手裡掌握的資源和項目,都在數千億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