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秀江鎮的工作經驗,徐雨萌談了自己對村民們外出打工以及如何振興農村經濟的看法:
“同誌們,越來越多的年輕村民選擇背井離鄉,踏上外出打工之路,這一農村普遍現象的背後,確實有著諸多複雜而深刻的原因,說一千道一萬,農業收入的不穩定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年輕村民不得不尋求其他的收入來源,外出打工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之一。
當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城市的繁華與現代化通過各種渠道展現在農村年輕人麵前,相比之下,農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顯得相對薄弱。城市裡有寬敞的馬路、便捷的交通、先進的醫療設施和豐富的教育資源,這使得年輕村民更加對城市生活充滿了向往。
農村確實比不上城市。
現在我們整個萬陵縣農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凸顯。我看過我們萬陵縣統計局的一份統計數據,除了縣城所在地城關鎮,年輕人外出打工比例高達70%以上,不少村裡隻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許多農田無人耕種,萬陵縣全縣共有213個村莊,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村莊常住人口不足戶籍人口的一半。
萬陵縣鄉鎮一級學校因為學生數量減少而麵臨合並甚至關閉的困境,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量在過去數年間減少了40%以上。鄉村文化的傳承也麵臨著巨大的挑戰,許多傳統的手工藝、民俗活動因無人繼承而逐漸消失。
農村空心化不僅影響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也破壞了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生態環境。大量勞動力外流,導致農業生產停滯不前,農村經濟發展缺乏動力。同時,老人和兒童的留守,也帶來了一係列社會問題,如養老問題、兒童教育問題等。
不可否認,農村的經濟發展確實相對滯後,就業機會有限,收入水平較低。而城市則擁有更多的企業、工廠和服務業崗位,能夠提供更高的薪資待遇。對於年輕村民來說,外出打工意味著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
但他們的想法錯了嗎?沒錯!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父母提供更好的醫療保障,為子女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他們也是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毅然決然地走向城市,在陌生的環境中拚搏奮鬥。
年輕一代村民渴望通過外出打工,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學習到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他們希望在城市中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
再者,社會觀念的變化也影響著年輕村民的選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年輕村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農村生活方式,他們渴望追求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城市的繁華、便捷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他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希望在城市中結交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捫心自問,誰不想自己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徐雨萌的講話引得葉豐收和王五頭村村兩委乾部頻頻點頭,就連錢有為和甘黃河,心裡也不得不承認,徐書記的話雖然不多,但確實找對了農村現在日益嚴峻的空心化現象的症結所在。
徐雨萌繼續說道:
“所以想要把年輕人留在農村,隻能有一種辦法:打鐵還需自身硬!
隻有發展鄉村產業,讓這些年輕的村民們能在農村就能賺得到錢,才能留得住人。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我的想法一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挖掘各村的特色農產品,進行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例如,若當地適宜種植某種特色水果,可以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產量和品質,打造知名品牌,通過電商平台等渠道推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