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的這個講話一出,整個東山市農村都沸騰了!
這是華夏第一個提出農民有退休工資的地級市。
在華夏,農民是絕大部分沒有退休工資的,極少部分有的都是一些城中村或者鄉鎮企業經濟發展的特彆好的農村。最多是以村或者鎮為規模,不要說地級市,就是縣級層麵,也沒有哪個縣完全做到農民和城裡人一樣,領取退休工資。
在華夏,隻有通常說的城市居民才有退休工資的,而農村居民沒有。
城市居民到了60歲以後,哪怕就是領取最低的退休工資,一個月也在1000以上。
所以城市居民退休了以後,可以到處旅遊,可以跳廣場舞,而農民呢,你就是到了80歲,你還得要乾活才能養活自己,不乾活隻能喝西北風去。
農民是活到老,乾到老。
當然了,農民也不是一分沒有,
按照東山市之前的規定,農民到了60歲以後,可以領取每個月80元的養老金。
沒錯,80元!
然後逐年累加。
如果你有幸活到了100歲,也可以領取每個月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
當然了,以國民的平均壽命,能領到那1000多元養老金的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所以有個地方才會出來一個規定:如果可以活到120歲的話,每個月可以領取5000元的養老金,如果活到130歲的話,每個月可以領取一萬元的養老金,不得不說,這是個冷笑話。
所以同樣是人,出生在城裡和出生在農村是不一樣的。
農民以前也要交公糧,也是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但雙方老了以後的退休待遇就截然不同,農民那點聊勝於無的退休金,不到城市居民的1\/10。
80元,連十斤肉都買不到。
所以,你才會看到城市的街頭,白發蒼蒼的老人冒著寒風酷暑,賣一點自己家種的蔬菜、或者自己家養的老母雞下的蛋,換一點微薄的錢。
以後東山的農民,60歲了以後也一樣和城裡人一樣有退休金領了,雖然領的退休金標準是城市的最低退休養老金標準,但這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喜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