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我們都是被平均者(2 / 2)

或許絕大部分人都以為現在的城市都是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現代化的商業、各式各樣的綜合體,居民居住的都是功能完備的小區,很少有人關注到城市裡,還有一群這樣的人群體:他(她)們還住在破舊陰暗的老房子裡,疾病纏身,沒有工作,因為還沒有到退休年齡,連退休工資也沒有,他們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最底層,活的甚至連農村裡的大爺都不如,農村裡至少還有土地,隻要手腳稍微勤快點,解決自己的溫飽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戶人家住的是三樓,夫妻兩個都40多歲,還有一兒一女,兒子正在讀高中,女兒讀初三。

女的以前是紡織總廠的女工,因為身體不好,隻能在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男的就在一家企業做保安。

他們住的房子是以前廠裡分的那種老的兩室一廳,60平米不到,家裡的電器除了一台還是那種大肚子的電視外,再就是客廳裡的吊扇。

王北川和黃小雪把糧、油交到徐雨萌的手裡,由徐書記親自交給這戶人家的女主人,然後王北川連忙打開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從裡麵拿出一個信封遞給徐雨萌,這是市委早就準備好的慰問金,裡麵是1000元現金。

徐雨萌看到這戶人家的現狀,心裡確實有些難受,雲州市委、市政府每年到年底都是在報紙上、電視上宣傳,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多大多大的成就,市民的平均收入增長了多少,Gdp又增長了多少,城市麵貌又發生了多大的改變,取得了多少了不起的成就,但實際上呢?

在過去的一年,真正收入增長的可能隻是少部分市民,城市的發展並沒有為這些底層群眾帶來多少真正的實惠,他們依舊背負著房貸、車貸,醫療、讀書、就業依然像山一樣的壓在他們的肩頭。

就像今天,書記到這戶人家來慰問,肯定會單招頭條出現在報紙上,也會通過電視傳入千家萬戶,大家看到的是政府、是市委書記對貧困戶的關心,但今天的這點慰問品,對於他們來說隻是杯水車薪,貧困問題依然存在。

徐雨萌曾經聽到過一個“木桶理論”。

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並不是取決於那些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取決於這個桶能裝多少水。

把這個理論延伸到城市來說,城市居民收入的多少並不取決於那些高收入者,而往往那些城市低收入者才是真正決定這個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的。

就像你和世界首富平均一樣,你和他平均一下,也是世界頂級富豪了,但實際上呢?你依舊拿著每個月的3000元收入,所以這樣的平均收入,對於普通群眾來說,毫無意義!

隻有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上去了,這個城市的居民收入才算是真的增長了。

所以,在現在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基層群眾都是“被平均”的,收入被平均了,Gdp被平均了,養老金被平均了.........還有許多的許多,我們都是被平均者,所以那些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和普通人並沒有幾毛錢的關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