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想把周炳坤拉下水(2 / 2)

徐雨萌的三板斧幾乎是同時使出來的,西江市整治煤炭行業動員大會召開後不久,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動員大會又開始了。

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步就是調整各區的政務中心主任,打破以往各區安排的形式,采用聘用製,第一次向公社會公開選聘各區政務中心主任,具體選聘工作由市委組織部負責。

消息一經傳出,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踴躍報名。這些來自不同領域、懷揣著熱忱與專業能力的候選人,將經過層層選拔與激烈角逐,最終選定那些有創新思維和豐富管理經驗的精英來承擔這十三個區的政務中心主任。

緊接著,西江市大刀闊斧地優化審批環節。各部門聯合起來,全麵梳理那些繁雜冗長的審批流程,將不必要的環節統統砍掉。

原本需要企業和創業者們在各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耗時良久的審批過程,如今在簡化整合後,審批時間大幅減少。企業申請開辦的時間從過去的漫長等待,銳減到如今的短短一日。

同時政務中心承諾365天全年麵向市民開放。

各政務中心365天全年開放的同時,推行首問負責製,徹底改變了以往辦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推諉扯皮現象。當辦事群眾踏入政務中心,第一個被問到的工作人員,便成為了他們的“引路人”與“責任人”。這位工作人員會全程跟進辦事流程,耐心解答疑問,積極協調各個部門,直至事情得到妥善解決。哪怕遇到棘手的問題,也絕不逃避,而是主動承擔起溝通與解決的責任,真正做到讓群眾的每一個訴求都有回應,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處理。

西江市將通過這一係列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逐步構建起一個便捷、高效、溫暖的政務服務生態........

過了三天,付連濤帶著刀疤子來到了市煤炭管理局,頭一天他已經打電話給周炳坤聯係好了,說今天來彙報龍津鎮的煤礦整治情況。

西江市的這是煤礦整治重點在神山區,而神山區的重點又在龍津鎮,可以說龍津鎮的煤炭整治成敗,直接和這次西江市的煤礦整治息息相關。

龍津鎮鎮長付連波願意親自來局裡向自己彙報龍津鎮的煤礦整治情況,周炳坤當然求之不得,所以他說第二天來向自己彙報工作的時候,周炳坤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隻不過付連波來的不是一個人,還帶了個一看就不是善茬的年輕人。

付連波坐下後臉上帶著一絲看似無奈的苦笑,開始了他的彙報:

“周局長啊,您也知道咱們龍津鎮的情況,那是相當複雜。就拿就業來說,咱鎮上大部分勞動力都是圍繞著煤炭行業打轉,要是有個什麼風吹草動,這些人可就都沒了生計,這就業壓力就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鎮政府的心頭啊。”

他端起麵前茶杯,輕抿一口,繼續說道:“再說說財稅方麵,龍津鎮的財政稅收有很大一塊都依賴著煤炭產業。一旦煤炭行業有什麼變動,鎮裡的很多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都會因為資金短缺而陷入停滯,您看之前規劃的那條改善鎮中心道路的計劃,到現在都還隻是個藍圖,就是因為沒錢啊。”

付連波聲音有些沉重的繼續說道:“還有啊,周局長,咱們鎮的煤炭企業分布那叫一個點多麵廣,管理起來難度極大。各種小煤礦參差不齊,安全隱患、資源浪費的問題雖然一直在努力解決,但因為數量眾多,總是顧此失彼。這就像一張千瘡百孔的大網,我們想補都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周炳坤皺著眉頭,幾次欲言又止,而付連波卻仍在滔滔不絕地強調著困難,對於煤礦管理局關注的煤炭行業整改措施、安全規範執行情況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等具體措施,卻隻字未提,隻是一味地讓這團亂麻般的困難在空氣中彌漫。

付連濤彙報完,向刀疤子使了個眼色,刀疤子馬上拿出個包包遞給周炳坤:“周局,這個請你笑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