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多謝玄慈方丈。”鳩摩智終於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不過旋即想起來剛才玄慈說的神山上人。
“不知這神山上人之事,究竟為何?”
“說來,這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
玄慈轉動手中佛珠,眼神有些飄忽。
鳩摩智也是端著還溫熱的茶水,一邊喝茶,一邊聽著玄慈講述當年的事情。
“這神山上人,要說起來的話,天賦比貧僧還要高上許多,他是降龍,貧僧是伏虎。”
“當年這神山上人,曾經拜家師靈門方丈為師,但是家師覺得這神山上人為人傲慢,並且鋒芒畢露,太過醉心於武學一途,少林絕技落入此人手中,怕是禍非福!”
“因此家師便是將之拒之門外。”
“莫非這神山上人因此而懷恨在心?”鳩摩智問道,心中有些猜測。
“不錯,神山上人心胸狹隘,拜師不成,便是轉身投入清涼寺中,聽說當年三十歲前,神山上人便是技壓全寺,成為清涼寺最年輕的主持方丈。”
玄慈方丈繼續說道,“但是神山此人又豈是那般容易放棄之人?”
“當初他拜師少林,便是因為少林七十二絕技威力不凡。”
“清涼寺雖然亦是不錯,但是那伏虎拳、五十一招伏魔劍以及心意氣混元功、普門杖法等武功,卻皆是下乘武學,神山自然不肯受限於這些武學。”
“這些年來也是想過許多辦法,意圖學習我少林七十二絕技,終究是不成!”
說到這裡,玄慈覺得自己似乎說錯話了,看向鳩摩智,果真是滿臉害臊,低著頭很是心虛。
“明王不必如此,適才貧僧一時口誤,這才...”
玄慈連忙寬慰道。
“不,是小僧的錯,該罵!該罵!”
鳩摩智忙搖頭否認,錯了就是錯了。
“不過依照方丈來說,莫非神山上人又是有備而來,方丈怕難以應付?”
“確實如此。”玄慈歎了口氣,“七年前,西域天竺來僧,名波羅星。”
“說是天竺國外道式微,佛道衰弱,大半佛經失散,受其師兄哲羅星派到我中華之地,求取佛經。”
“本來這應當是個好事,我們佛經本就是從天竺而來,此時再傳回去,豈非符合一飲一啄之理?”
“不錯,方丈師兄為了顯示重視,更是親自陪其到了藏經閣中,讓數十名少林僧眾,為其抄寫經文。”
“阿彌陀佛,方丈大師此舉,可與當年鳩摩羅什、玄奘兩位大師並而論之!”
鳩摩智對於玄慈並不敝帚自珍,更是願意弘揚佛法的事情,感到由衷的佩服,真不愧是大國佛寺的方丈。
“隻怕那波羅星所圖的,並非是藏經閣的佛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明王明察秋毫,貧僧不及也,若是當時早有察覺,也不至於將絕技外泄出去。”
說著,玄慈頗為自責。
“方丈師兄,你為人宅心仁厚,又豈能發現這波羅星的險惡用意?”
玄寂接過話茬道,“當初是我無意中發現,這波羅星每日白天抄寫經文,夜間卻是返回藏經閣,偷偷抄寫武功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