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痛心道,莫非這位前輩乃是戰場統帥,看破紅塵這才出家為僧?
“還望前輩指導一番,我等也好聆聽妙法佛音。”
在場的人,都是能夠在武林中說得上名號來的人物,便是玄痛身後帶的人,都是少林寺玄字輩和尚,武功不差,都算得上是江湖一流人物,不過比不過趙朔、段譽這等絕頂罷了。
“老僧庸碌數載春秋,便是講上一講好了,不對之處,還望指正。”
掃地僧並未推脫,在場眾人皆是高興。
趙朔其實沒啥感覺,那些年中,他聽師父叨叨這些佛法多了去了,還真彆說,每次修煉少林絕技不通暢之時,隻要去找師父,師父除了指正錯誤之外,就是給自己傳授佛法,總是能夠茅塞頓開,當真是文武不分家。
學問越高,武功造詣才會越高。
幾十個人皆是盤腿坐在前麵,就連無崖子都乖乖的做好,聽著掃地僧的佛法,佛道本是一家,觸類旁通罷了。
“修佛修道,本無差彆,心與神的合一才是正道。”
“武林中人學武本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但須知武功本和自身心神相連,往往心神澄澈,抱元守一之人方可成就正道。”
“但世間之人往往癡迷於武學之中,忽視對於武學理念的參研...”
掃地僧著重的闡述了一下武學與文化知識的聯係,無論怎樣習武,都要壓住那一顆躁動的心,每日靜心習文,方可在武道一途中走出來更遠的路。
“阿彌陀佛!”
講道結束後,玄寂頓悟,“難怪,當年貧僧修習天竺佛指與一拍兩散掌之時,總覺得一股屏障阻礙,修為境界更是停滯不前。”
“當年貧僧隻知道勤修苦練,卻是忘了,我少林絕技皆是存有戾氣,忘卻了修心之道。”
“多謝高僧,貧僧受教。”
其餘的人也是從各方麵對於武功的理解上升了一個層次,有所感悟,對於武功的執念不再深重。
“想不到前輩的理念依舊是如此深邃,晚輩佩服!”
無崖子佩服極了。
“我等還請前輩坐鎮少林,如今方丈逝世,少林寺人心不穩,恐怕...”
玄痛想要讓出來方丈的位置給掃地僧。
“錯了,又錯了。”掃地僧搖頭歎息道,“佛門中人,執念太深不好。”
“一切興衰又豈是一人所能決定,若當真如此,那又有何存在的意義?”
“偌大的佛寺,與國家無異。”
“國家尚且需要皇帝和三省六部各官員一起,少林寺又豈能免了?”
“小僧慚愧。”
玄痛低下頭,有些慚愧的說道,“小僧定會和眾位師弟、師兄處理好闔寺上下!”
“如此便好。”
掃地僧見玄痛明白,便是最好了。
“還請師父為我受戒!”蕭遠山雙手合十,跪坐在蒲團上,很是虔誠。
“在家出家本無不同,你隻要能有一個虔誠之心,便是喝酒吃肉也無礙,心中有著雜念,縱使吃齋念佛,亦是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