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虎離開了,陳陽和蘇淩薇留在了靜室內,他拿出了那本泛黃小冊子,盤膝而坐,研究起來。
蘇淩薇就坐在旁邊,一邊護法,一邊恢複傷勢。
泛黃冊子打開,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對神識的介紹。
煉神第一層:觀想。
觀星鬥運轉,刻錄在識海之上,時時觀想。
第二層:內視。
內視身體,內煉精神。
第三層:藏竅。
神識既強又弱,一般藏於腦部神府竅穴之中,容易被攻擊。
修士可以把神識,藏於身體其餘穴位。
比如心後神臟的神氣穴。
神氣乃混煉之竅,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神識藏於此處,不易受到攻擊。
第四層:歸一。
三魂七魄歸一,斬去人心,培育道心。
到此境界,陳陽就不知道後麵到底又如何修煉了,因為隻記載到此處。
功法同時記載了星鬥運作規律,他並不需要自己跑去外麵,觀星鬥運轉。
一年四季變化無常,靠自己去觀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觀察入微。
而觀星閣這觀星煉神,乃是他們先師大能,早就觀察好記錄下來的,有他們的心得,自然能讓門人少走彎路。
隻是,一共三十六副星圖,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想要完全記住,刻錄在識海之中,時時觀想都不易。
而三十六副星圖,還需要相互融合,或許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這星象圖的作用。
一個月三幅圖,月初,月中,月底。
“這玩意給一般人都練不了,好在我都已經有了神識,那就能事半功倍了。”
陳陽大概看完後,這才傳授給蘇淩薇。
她也可以練。
接下來十天,陳陽和蘇淩薇白天在靜室內視,夜晚也走出去,根據天時地利,對照星象。
並不是他擔心觀星閣在這功法上麵做手腳,而是因為圖上隻有三十六副。
而整個星辰變化,隨時變動,何止三十六個變化?
每個時節、每個時辰、每個分秒,星辰都在移動。
不,具體說,是整個宇宙都在動。
陳陽絕對不會拘泥於功法,還是講究變動,以那三十六幅星辰圖為基礎,把符合這個氣節的星辰變化,摸清摸透。
也就是說,他現在隻打算研究三幅圖,其餘星辰圖,等到了那個氣節再說。
這樣的話,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
他不準備現在一次性研究透徹所有星辰圖,而是準備花一年,乃至數年來研究。
另外,功法上還記錄了兩個調動神識的方法。
實際上,他的神識,現在已經達到可以藏竅的地步了。
觀星閣的人,依靠觀想星辰運轉,來擴寬識海,繼而產生神識。
陳陽和蘇淩薇,靠著肅殺之氣擴寬識海,方法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觀星閣功法更溫和,陳陽的方法就更為極端,他也是誤打誤撞,才擴寬了識海,產生了神識。
其實,其他勢力,肯定還有彆的方法能夠產生神識,絕對不止觀星閣的觀想煉神。
陳陽的方法有優勢,產生神識的速度較快。
可弊端也不少,如果沒有殘破的銅片提供肅殺之氣,他就沒辦法繼續擴寬識海。
同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肅殺之氣的反噬,最終導致神魂被滅,成為行屍走肉。
上次沒有鐘家提供的九葉草,他現在可能還在昏迷當中。
“藏竅的關鍵,在於內視。”
陳陽掐著法訣,按照觀星煉神法,調動真元,把身體內一寸一寸看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