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農曆8月,蜀軍中軍帳,諸葛亮突然吐血幾口,支持不住,癱倒在地,昏迷了過去。
“不好!快將營內所有軍醫請過來!”
薑維大叫一聲!
“連日來,司馬懿的大軍深溝高壘,堅守不戰,而丞相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過度操勞。
再加上昨天費禕急匆匆來到,送來了東吳兵敗的消息,本來丞相是想聯合吳國東西夾攻魏國,一舉平定中原,沒成想如今吳國戰敗,隻剩下蜀國苦苦支撐。
而司馬懿堅守不戰,魏國糧道更近,錢糧兵馬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軍營。反觀蜀國,從益州運送錢糧兵馬到五丈原,山路崎嶇,路途遙遠,其艱難可想而知。
此消彼長,丞相與司馬懿的對峙,從時間上來說,有利於司馬懿而不利於丞相。這一連串的打擊,丞相終於支持不了而病倒了。”
薑維也曾經奉勸過丞相向天祈禳,丞相也做了,結果眾所周知,被魏延突然闖入,帶動的風將主燈吹滅了,祈禳就這樣失敗了,從此丞相一病不起,連日來多次吐血,幾個軍醫都看了,湯藥也喝了不少,但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
魏延突然眼前一亮道:“薑將軍,你看我什麼記性?怎麼把他給忘了?如果他能趕過來,丞相興許就能康複如初了。”
“誰啊?”薑維好奇地問道。
“田英!”魏延興奮地道,“巴東郡的太守兼都尉,聽說此人醫術了得,或許他可以治好丞相的病。”
“哦,我想起來了,聽說此人是建安三神醫張仲景的關門弟子,後來張仲景去世後,他又拜在另一個神醫董奉的門下,深得這兩位神醫的親傳,如今已經醫名遠播天下了!快,趕緊派人騎快馬去巴東郡的永安城請他過來給丞相瞧病!”
薑維想起了田英此人,第一次見到田英,還是去年巴東郡太守兼都尉譚瀚叛亂之時,當時就是田英親自送信給諸葛亮,諸葛亮派魏延為主將,田英為副將,率三千精騎先行,薑維率三萬人馬隨後去接應,最後順利平息了巴東郡太守的叛亂,而田英也因此功代替叛將譚瀚擔任巴東郡的太守兼都尉,負責鎮守巴東郡。
後來聽說田英在巴東郡給患者看病,因醫術高明,找他瞧病的患者絡繹不絕,很多重病在床,奄奄一息的患者,他都能起死回生。田英不但從此醫名遠播,他還將巴東郡管理得井井有條。丞相對此人也極為看重,與薑維也多次提到此人,在丞相的心中,此人雖然年輕,但前途不可限量。
薑維一拍額頭,大叫道:“該死,我怎麼將這麼重要的神醫忘記了,瞧我這記性!”說罷衝魏延咧嘴一笑。
魏延開玩笑地瞪了薑維一眼,然後派出快馬前往巴東郡請田英前來。
第二天上午巳時,蜀軍中軍帳內,諸葛亮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床旁的盆盂中盛滿了鮮血,諸葛亮時不時咳嗽一聲,咳嗽劇烈時,薑維和魏延輪流扶著諸葛亮坐起,生怕丞相被咳出的血嗆住了。
帳內幾個軍醫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不停地翻著堆積在案上的醫書。有人認為丞相是氣血兩虛證,有人認為是實熱證,有人認為是虛勞所致,有人認為是氣虛證,還有人認為是真陰虧虛證。大家吵得不可開交,誰都說服不了誰。
“田英怎麼還沒有到?救活丞相的唯一希望就指望田英了,他可是神醫的弟子啊!”薑維和魏延著急萬分,緊盯著營帳的大門,望眼欲穿。
諸葛亮昨夜醒來後,聽薑維提起,已經派人去請巴東郡的田英過來診治。由於自己向天祈禳失敗,諸葛亮認定自己是天命注定,大限將至,因此對田英的到來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很難相信田英有逆天改命的本事。
正在大家等得焦急萬分時,突然帳門外,一人快步向中軍帳走來。走近後,隻見此人身材高大,麵龐英俊,棱角分明,高鼻梁,一雙漆黑的眸子閃出精明強乾之光。
來人徑直走到諸葛亮的病床前,拜倒在地,拱手對病床上的諸葛亮道:“末將田英拜見諸葛丞相。”
薑維和魏延對望一眼,欣喜萬分地點點頭。
“田將軍,快,快請起來,看,看座。”諸葛亮有氣無力地道,並用眼神向旁邊的薑維示意。
田英站起來後,薑維引領田英在旁邊的座位坐下。
幾個軍醫得知魏延請的神醫弟子田英到了,也都停下手中的活,站在兩旁,都想見識一下田英如何給丞相看病。
田英望了一眼麵色蒼白、眼窩深陷、形容枯槁的諸葛亮,伸出手道:“丞相,我給您把把脈。”
諸葛亮忙伸出左手,向田英點頭示意。
田英將右手搭在諸葛亮的左手腕寸關尺的位置,開始摸脈。隻見田英眉頭緊鎖,過了一會兒,又換左手搭在諸葛亮右手手腕寸關尺位置繼續摸脈。
薑維和魏延等人沉默不語,耐心等待田英的診脈結果。
田英診完脈後,對諸葛亮道:“還請丞相張開口,我看一看舌苔。”
“看舌苔?”眾人驚奇地問道。幾個軍醫互相對視一眼,露出滿臉的疑惑之色。
東漢時期,尚未發明舌診,還從來沒有醫生診病時,說要看一看舌苔,什麼情況這是?
田英是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現代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其中的望診就包括望舌苔,從舌苔可以看出很多的疾病信息,非常有助於最後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