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臧城張府。
張雄被東城門傳來的攻城聲驚醒,趕緊起身,披掛後,提槍上馬,緊急召集兵馬,殺奔東城門而來。
鷹軍將領範傑按照之前的約定,率本部兵馬向北城門方向繞城直奔西城門而去。為什麼要繞城?姑臧城的主將張雄的府邸在城中心,張雄得知東城門出事後,必定會率主力前來救援。
鷹軍的任務是迅速打開西城門,自然不能與張雄的主力糾纏,交給龍軍和羌軍來對付,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儘快趕往西城門。
鷹軍經過北城門附近時,遇到了守門魏軍的抵抗,範傑不與其糾纏,快速通過,殺奔西城門而來。
西城門的魏軍早已嚴陣以待,鷹軍到達後,雙方展開了激戰,在西城門外的豹軍和三萬羌兵的內外夾擊下,範傑最終率軍打開了西城門,放下了吊橋。
豹軍和三萬羌兵在洪毅的率領下,如潮水般一擁而入。
鷹軍和羌軍都是騎軍,行動如風,快速向東城門方向殺去,欲與龍軍和羌軍東西夾攻張雄的主力。
豹軍都是步兵,在洪毅的率領下,迅速攻占北城門和南城門,防止敵軍趁亂逃跑。洪毅成功占領兩個城門後,留下部分軍士堅守城門,率領其餘軍士向東城門緊急趕過去。
張雄雖然有五萬人馬,但麵對鷹軍、羌軍和龍軍的前後夾攻,逐漸在人數和士氣上敗下陣來。
城內喊殺聲震天動地,火光四起,戰鬥異常激烈。
鷹軍和龍軍的將士手持手弩對準張雄的魏軍一陣狂射,箭如飛蝗,中箭倒地者不計其數,慘叫聲此起彼伏。
羌軍的騎射也絲毫不會遜色於蜀軍的手弩,幾輪騎射下來,中箭的魏軍死傷慘重,血流成河。
魏軍的弓箭手在盾牌手的保護下,也展開了對射,蜀軍和羌軍也損失不少。但總的來說,還是魏軍死傷更多。
張雄見勢不妙,不敢向東城門方向奔逃,擔心城外有埋伏。於是向相反方向的西城門逃去。
鷹軍首領範傑率鷹軍和羌軍攔住張雄的去路,張雄無心戀戰,在親衛隊的拚死保護下,張雄等人勉強殺出重圍,向西城門方向逃去。身後眾多的魏軍被蜀軍和羌軍團團圍住,陷入困獸猶鬥之中。
張雄顧不了這麼多,隻想早點逃往西域長史府,再伺機與大都督司馬懿取得聯係,重新奪回姑臧城。
張雄帶著五千餘殘兵敗將,殺出西城門,朝西域長史府方向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