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商議對策(1 / 2)

槐裡城內。

安排完範傑的後事以後,田英來到諸葛亮的府衙。諸葛亮眉頭緊鎖、麵露悲痛之色,在議事廳與田英見麵。

雙方寒暄完畢,田英拱手道:“丞相,我軍在甕城吃了大虧,範將軍中箭身亡,此仇不能不報,末將願領兵攻打長安城!”

諸葛亮略作沉吟後道:“範將軍的事我知道了,田將軍請節哀順變!長安城是昔日高祖的都城,又經過多次修繕,加高加厚了城牆,可謂城高池深,還修建了甕城,易守難攻啊!”

“況且司馬懿長於防守,昔日我與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他在營寨內堅守不出,我軍無數次挑戰,都無果而返。我擔心強攻長安城,我軍會死傷慘重啊!”

田英頷首表示認同。

思慮片刻後,田英拱手道:“丞相,如今雍涼二州我軍已經攻下,唯獨長安城難以攻陷。如今長安城城內糧草充足,又有足夠的水源,如果司馬懿堅守不出,我軍就難以繞過長安城去攻打魏國國都洛陽啊!”

“沒錯,如果強行繞過長安城去攻打洛陽,司馬懿一旦從長安城殺出,既可以截斷我軍糧道,又可以與洛陽的守軍前後夾擊我軍,對我軍的後續戰鬥是極為不利的。”諸葛亮讚同道。

“因此,長安城這個‘釘子’必須拔掉!”田英斬釘截鐵地道。

諸葛亮微笑著點點頭,追問道:“田將軍有何妙計攻取長安城呢?”

“丞相,我軍可否兵分四路,從長安城的西門、北門、東門和南門同時發起進攻?這樣勝算或許大一些。”

諸葛亮搖搖頭道:“難說。據探子報告,長安城本有兵馬十萬,司馬懿敗逃時親率二萬一千人逃入長安城內,而滿寵又率領敗兵一萬四千人逃入長安城內,目前的長安城共有十三萬五千兵馬。”

“而城內居民據估計有九十萬人左右,而能參戰的青壯年約占居民人口的一半,如此算來,長安城可征調的兵力約有五十餘萬人。”

“再算一算我軍的人數,我軍在攻取雍州各郡縣前是二十四萬兵馬,其中你軍有十萬,我軍四萬,馬岱三萬,魏延三萬五,薑維也是三萬五。攻取十個郡後,得兵馬二十萬。”

“其中隴西郡的襄武城、南安郡的狄道城、天水郡的冀縣城和廣魏郡的臨渭城這四個城池,由於距離長安城太遠,我隻安排留下一萬人馬守城。而其餘六個郡的治所均留下二萬人守城。”

“這四萬兵馬我已經安排各二萬人馬鎮守郿縣城和陳倉城。如今你軍和魏延軍、薑維軍共損失二萬人馬,我從鎮守郿縣城和陳倉城中各抽調一萬人馬補充到你們軍中。如此,除了守城的軍隊外,我們實際可以調動的兵馬還是二十四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