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修築高台(1 / 2)

“最關鍵就是後麵這一句,距堙,又三月而後已。所謂距堙,就是修築高出城牆的土山,也就是修築高台,這個才是關鍵。”

“我意,如果我們要穩紮穩打,攻陷長安城,就要按照《孫子兵法》提到的,花費三個月時間來修築高出長安城的高台,這個高台不是純土山,我建議可以土石混合,這樣才更牢固。”田英正色道。

“諸位,對於田將軍的計策,有何異議?”諸葛亮掃視眾將一眼道。

眾將聞言議論紛紛,然後都表示讚同,並無異議。眾將都明白,修築高台雖然耗費時間和人力、物力,但總比讓手下的士卒冒著敵軍的滾石檑木和箭矢攀爬雲梯要好得多,誰的命不是命呢?

諸葛亮略作沉吟後道:“田將軍此計的確可行,我們尚需討論一下高台修築的細節,如地點選在何處?如何修築?”

“田將軍,此計是你提出來的,你先說說看。”諸葛亮轉向田英道。

“丞相,高台必須在弩箭射程外修築,以免被魏軍的弓箭手乾擾!”田英拱手道。

“還有高台的最前麵要修築柵欄,防止司馬懿率軍出城偷襲!”魏延補充道。

“沒錯,我建議還是在射程外,圍繞長安城修築一圈柵欄,將整個長安城包圍在其中,如此,我們可以來個關門捉賊!”田英笑道。

“是甕中捉鱉吧!哈哈哈......”馬岱開心地笑道。

眾將隨著一陣哄笑。

氣氛一活躍,大家再無顧忌,紛紛發言。

“丞相,我們需要調集雍涼二州的大量民夫過來修築高台,這樣才能保證三個月內完成高台的修建。”薑維拱手道。

“伯約,你看大約需要多少民夫?”諸葛亮輕撫胡須道。

“四個城門,每個城門需要十萬,我看至少需要四十萬民夫才行。”薑維略作思索道。

“丞相,高台的位置不能選擇城門。”田英忙插話道。

“為什麼?”薑維反問道。

“因為城門後是甕城,甕城後麵的城牆還有一道門,選擇這個位置不利於我軍進城。”田英分析道。

眾將想起之前在甕城被司馬懿重創的場景,紛紛搖頭,表示高台的確不能放在城門處。

“沒錯,那田將軍考慮選哪個位置合適?”諸葛亮頷首道。

“丞相,我建議選擇四個城角,四個城角都有台階直接從城頭下到城內,也成功避過了甕城,一旦我們修築的高台與四個城角的城頭接上了,就可以直接從高台衝到長安城的城頭。高台的高度比城頭稍高一點即可,方便我軍衝上城頭。”

“如此一來,阻擋我軍前進最主要的障礙——長安城的堅固城牆,就形同虛設了。我軍可以長驅直入,直接衝到城頭上麵,與魏軍短兵相接。”

眾將麵露讚賞之色,紛紛點頭。

“另外,我還建議,在我們修築的高台之上,再加高一層。”田英拱手道。

“加高一層?為什麼?”魏延滿臉疑惑不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