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
晨曦初破,天邊一抹絢爛的金輝緩緩鋪展開來,如同細密的織錦,輕輕覆蓋在了這座古老而沉重的城池之上。
太陽,那位永恒的畫家,以天際為畫布,以光芒為筆,勾勒出一幅幅壯麗的畫卷。
洛陽城,這座見證了無數興衰更迭的古都城,此刻在晨光中更顯莊重,卻也難掩即將迎來的風雨飄搖。
柵欄,那由無數汗水與智慧凝結而成的蜀軍堅固攻防線,已經環抱著洛陽城,宛如一條巨龍,靜靜蟄伏,蓄勢待發。每一根木樁,每一塊石板,都似乎在訴說著堅守與決心的故事。
四個高聳的高台,猶如四位威嚴的守護者,屹立於洛陽城的四角,它們不僅是戰略的要地,更是士氣與信念的燈塔。
魏延此刻正立於東北角的高台之上,他的目光如炬,穿透晨光,直視著前方的戰場。
五萬大軍與十萬民夫,在他的指揮下,排列得井然有序,氣勢磅礴。五千弓箭手,如同蓄勢待發的獵豹,每一雙眼睛都閃爍著銳利的光芒,隻待一聲令下,便將萬箭齊發,覆蓋敵陣。
騎軍一萬,鐵蹄轟鳴,戰馬的嘶鳴聲中夾雜著戰士們的怒吼,仿佛要將這片土地踏碎。
上百架投石車列陣於前,巨石與火油陶罐交相輝映,投石手們緊握繩索,肌肉緊繃,靜待時機。
而在洛陽城的東南角,薑維的五萬大軍亦是嚴陣以待,他們的陣勢與魏延如出一轍,卻各自承載著不同的信念與使命。
兩位將領,雖身處不同方位,但心中所向,皆是那一份對勝利的渴望與對國家的忠誠。
西南角,趙廣的兩萬神箭軍與彭軒的兩萬龍軍聚集在一起,則是另一番景象。神箭軍與龍軍的結合,使得這裡的箭雨更加密集,投石車的轟鳴聲也更為震撼。
趙廣與彭軒並肩而立,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默契與堅定,仿佛無論麵對何種困難,都能攜手共渡。
至於西北角,田英所率領的大軍,更是氣勢恢宏。六萬大軍和十萬民夫站在洛陽城的西北角外。
盧涵率領兩萬獅軍手持手弩和鉤鐮槍站在柵欄後麵,中間是上百架投石車,旁邊堆滿了大小的石塊和裝滿火油的陶罐,投石手早已嚴陣以待,就等一聲令下開始投石。
蜀主劉禪與丞相諸葛亮身處中軍,被段旭率領的兩萬鷹軍層層保護,而美女侍中李清則如影隨形,時刻關注著蜀主的安全。
高台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擺放的是幾十個諸葛連弩,操作的士卒早已準備就緒。下層的前麵站立著宋淩率領的兩萬虎軍,虎軍人人配備著陌刀和手弩,後麵站立著洪毅率領的兩萬豹軍,豹軍人人配備著狼銑和手弩。
獅軍的勇猛、鷹軍的機敏、虎軍的堅韌、豹軍的迅猛,在這裡彙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洛陽城頭之上,大都督司馬懿麵色凝重,他深知此戰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司馬昭和文健等將領圍繞在他身旁,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決心與不屈。
城頭堆滿的滾石、檑木和箭矢,以及那八個大鼎中沸騰的開水,都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戰鬥將是何等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