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時初刻,夜色深沉如墨,晉陽城的東城門外,一片寂靜之中蘊藏著即將爆發的風暴。
田英,按照與宋淩精心策劃的戰術,點燃了一堆熊熊燃燒的烈火,火光衝天,照亮了半邊夜空,也宣告了行動的開始。
那火焰如同猛獸的眼睛,緊盯著晉陽城的咽喉——東城門,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攻城戰即將上演。
月光如洗,清冷而明亮,它無情地灑落在城牆上,映照出魏軍士卒疲憊不堪的身影。
守衛東城門的士兵們,或因連日來的緊張備戰而精神萎靡,或因夜色深沉而放鬆了警惕,有的倚牆小憩,有的則蜷縮在角落裡,打著響亮的呼嚕,渾然不知危險已近。
他們的哈欠聲,在這寂靜的夜晚裡顯得格外刺耳,卻也成為了宋淩等人最好的掩護。
宋淩,這位身經百戰的將領,目光如炬,透過火光與月光的交織,清晰地洞察了敵軍的鬆懈。
他一聲令下,三千精銳兵馬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分散開來,分三路向目標進發。每一路兵馬都承載著沉重的使命,每一步行動都凝聚著必勝的信念。
第一路兵馬,在一位勇猛果敢的千夫長帶領下,如同鋒利的匕首,直指城頭。他們身姿矯健,動作敏捷,利用夜色與火光的掩護,迅速接近連接城頭的台階。
他們悄無聲息地解決了幾個巡邏的魏軍士卒後,突然發起衝鋒,與城頭猛然驚醒的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刀光劍影中,魏軍的防線被一一撕裂,驚叫聲、呼喊聲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寧靜。
第二路兵馬,則在另一位千夫長的指揮下,直奔吊橋而去。他們行動迅速,配合默契,利用夜色與火光的掩護,迅速占領了吊橋兩側的守衛崗哨。
隨後,他們合力推動吊橋機關,隨著一陣吱嘎作響,沉重的吊橋緩緩放下,為大軍入城開辟了道路。
而宋淩親自率領的第三路兵馬,則是此次行動的關鍵所在。他們肩負著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的重任。
宋淩一馬當先,率領精銳直奔城門而去。城門的守衛雖然察覺到了異樣,但為時已晚。宋淩等人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迅速將守衛擊潰。
隨後,宋淩一聲令下,眾人同時發力,將沉重的城門緩緩推開。隨著“吱嘎”一聲巨響,城門大開,一條通往城內的道路赫然展現在眾人眼前。
隨著城門大開,吊橋放下,田英率領的十萬大軍如同潮水般湧入了晉陽城。田英親自上陣,揮舞長槍,所向披靡,將城頭的魏軍一一擊潰。
他深知時間緊迫,必須速戰速決,於是迅速部署兵力,留下宋淩率虎軍鎮守東城門,以防魏軍反撲。
並立即下令彭軒率領龍軍迅速攻占西城門,盧涵率領獅軍攻占北城門,洪毅率領豹軍攻占南城門,而關索則率領精銳的鷹軍直奔並州刺史府邸而去,意在擒賊先擒王。
隨著夜色的深邃與戰火的交織,晉陽城的命運在這一刻被徹底改寫。西城、北城、南城三座雄偉的城門,在無聲中逐一淪陷,如同被時間遺忘的巨人,無聲地向勝利者低下了它們沉重的頭顱。
馬岱的五萬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破了西城門的束縛,他們馬蹄轟鳴,宛如天地間最狂野的風暴,將一切阻礙碾為齏粉。
緊隨其後的,是薑維的五萬人馬,他們憑借著精準的指揮與默契的配合,北城門的守衛在他們麵前顯得如此脆弱,幾乎是在轉瞬間就被撕裂開來。
而趙統所率的五萬人馬,則以一股不可阻擋的銳氣,橫掃南城,他們的旗幟在月光下飄揚,宣告著這片土地的易主。
三支大軍,如同三條蛟龍入海,攜帶著無可匹敵的威勢,彙聚於晉陽城的中心地帶,與田英率領的主力大軍完成了輝煌的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