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血戰兗州(1 / 2)

在蒼茫的兗州城外,秋風蕭瑟,塵土飛揚,陸遜的二十五萬東吳大軍宛如一條巨龍,蜿蜒而來,終於抵達了這片決定命運的戰場。

驃騎將軍朱桓,這位身經百戰的勇將,率領著一眾將領,親自出營迎接,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期待與緊張,因為即將到來的,將是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決戰。

陸遜,這位智勇雙全的東吳大都督,身著銀甲,眉宇間透露出深沉的憂慮。他得知了周胤率領的兩千精銳潛伏失敗的消息,心中不禁一沉。

同時,魈影教派出的高手刺殺任務也宣告失敗,更有一人被生擒,這無疑是對東吳士氣的一次沉重打擊。

陸遜的雙眉緊鎖,仿佛能擰出水來,但他知道,此刻的自己必須保持冷靜,因為他是東吳的支柱,是這場戰役的靈魂。

“傳令下去,立即在朱桓大軍的營寨附近安營紮寨,將兗州城團團包圍。”陸遜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他深知,兗州城是魏軍在北方的重鎮,城防堅固,糧草充足,必須采取穩紮穩打的策略。

陸遜與朱桓商議後,決定采取分兵合擊的戰術。陸遜主攻南門和西門,朱桓則主攻東門和北門。

他們帶來的攻城器具,包括投石車、衝車、井闌和雲梯等,被兩支隊伍平分。這些冰冷的戰爭機器,在夕陽的餘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血腥與殺戮。

陸遜親自統領十五萬大軍,與副將周邵一同主攻南門。南門是兗州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魏軍防守的重點。

陸遜深知,隻有打破南門,才能為大軍入城鋪平道路。他命令周邵率領部分兵馬負責運送攻城器具,自己則親自指揮大軍布陣,準備發起猛烈的攻擊。

西門則由魯淑為主將,黃柄為副將,統領十萬大軍攻打。魯淑與黃柄都是東吳的勇將,他們深知自己的任務艱巨,必須全力以赴,牽製住魏軍的部分兵力,為陸遜主攻南門創造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朱桓也下令副將周胤與自己一同統領十五萬大軍主攻東門。周胤雖然因為潛伏失敗而心生愧疚,但在朱桓的鼓勵下,他重新振作起來,決心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而北門則由丁奉為主將,淩烈為副將,統領十萬大軍攻打。丁奉與淩烈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他們深知如何指揮大軍,如何協同作戰。

在進攻前,陸遜和朱桓都發現了投石車所需的石塊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下令副將周邵和周胤去附近的山頭采挖石塊,以備攻城時所需。

這一任務雖然艱巨,但周邵和周胤都毫不退縮,他們率領兵馬日夜兼程,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采集到了足夠的石塊。

為了加強火攻的力度,陸遜和朱桓還下令工匠製作更多的火箭和陶罐,並派人從附近的城鎮收集了更多的火油。這些火攻器具將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工匠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進攻的前一天晚上,所有的火箭、陶罐和火油都準備完畢。

終於,在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兗州城頭上時,大都督陸遜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隨著一個信號彈衝天而起,四個城門的投石車開始瘋狂地向兗州的城頭拋擲巨石。這些巨石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恐怖的弧線,然後狠狠地砸在城頭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兗州城的城頭,兗州刺史文聘親率兩萬大軍鎮守南門。這位老將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不屈,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

同時,文健率兩萬人馬鎮守西門,前將軍滿寵率兩萬人馬鎮守東門,滿偉率兩萬人馬鎮守北門。剩餘的兩萬人馬則在城內駐守,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各個城門。

刺史文聘和前將軍滿寵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們早已看出吳軍帶來了大量的攻城器具。

於是,他們先令各個城門的城頭上隻留五千士卒和五千青壯年百姓,其餘的士卒和百姓都在城內安全區守候,以免被吳軍投石車的石塊所砸中。

然而,儘管魏軍士卒和百姓四處躲避,但還是有不少人被石塊砸中,非死即傷。城頭上,慘叫聲此起彼伏,仿佛人間地獄。

投石車從清晨卯時一直拋擲石塊至上午巳時末,又從午時改成拋擲裝滿火油的陶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