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金蟬脫殼(1 / 2)

司馬懿與其子司馬昭,帶領著僅存的五萬餘殘兵敗將,如同驚弓之鳥,一路向南倉皇逃竄,背後是陸遜親率的十八萬東吳精兵如附骨之蛆般緊追不舍。

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似乎連大地都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而顫抖不已。

陸遜,這位東吳的智謀大將,深諳兵法之道,他深知兵貴神速,遂下令麾下周邵與黃柄各領四萬騎軍,如兩把鋒利的刀刃,切割著魏軍的後路。

而魯淑則率領十萬步軍,步步為營,緊隨其後,誓要將司馬懿父子及其殘部一網打儘。

文欽將軍與陳泰將軍,各自率領一萬騎軍斷後,成為了魏軍最後的希望。他們深知,僅憑手中的兵力,正麵硬抗陸遜的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決定利用騎軍的靈活性,先以箭雨阻滯敵軍,為魏軍的逃亡爭取時間。

箭矢如飛蝗般劃破長空,每一聲弦響都伴隨著東吳士兵的哀嚎,然而箭總有儘時,當最後一支箭矢呼嘯而出,落在塵埃,文欽與陳泰隻能無奈地下令,騎軍與東吳追兵展開了一場邊撤邊殺的慘烈對決。

周邵與黃柄的騎軍,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人數上的優勢讓魏軍的形勢愈發危急。

每一次交鋒,都意味著魏軍士兵的生命在流逝,文欽與陳泰的臉上寫滿了焦慮與決絕,他們深知,這場逃亡,關乎的不隻是自己的生死,更是魏國的命運。

司馬懿坐在馬上,目光如炬,心中卻如同油鍋翻滾。探馬的急報如同催命符,讓他心急如焚。

身旁的司馬昭緊鎖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不安,他不斷地向父親詢問對策,卻隻見司馬懿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昭兒,我們可用金蟬脫殼之計,以假象迷惑敵人,從而脫身。”司馬懿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已胸有成竹。

“何為金蟬脫殼?如何實施?”司馬昭滿臉疑惑,仿佛置身於迷霧之中。

“你速去軍中挑選四名體型與我們及文將軍、陳將軍相仿的軍士,讓他們暗中與我們四人交換頭盔、鎧甲等服裝,我們則扮作這四人,率領兩萬餘人向西南方向疾行,直奔合肥新城。”

“而那四位軍士則扮作我們,率領餘下三萬兵馬,佯裝向徐州城逃竄。如此,一旦我們抵達合肥新城,便是安全之地。”

司馬懿的計策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司馬昭心中的黑暗。

“父帥此計大妙,孩兒即刻去辦。”司馬昭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立刻吩咐下去,尋找合適的人選。

尋找體型相似的軍士,在亂軍之中雖非易事,但司馬懿的親衛隊中,卻恰好有四人與他們四人身形相仿。

這些親衛隊衛士,平日裡受司馬懿厚待,此刻更是毫不猶豫,願意為國捐軀,執行這危險的計劃。

與此同時,司馬懿派出探馬,秘密通知文欽與陳泰,二人聞訊,火速趕來,得知此計,無不歡欣鼓舞,迅速與另外兩位衛士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一切準備就緒,四位“假”將領率三萬兵馬繼續南行,吸引東吳追兵的注意力,而司馬懿等四人則率兩萬餘人,悄然轉向西方,而後又折向南,直奔合肥新城而去。

陸遜的探馬很快便發現了魏軍的這一變化,急忙回報。

陸遜眉頭緊鎖,詢問魏軍主將的去向。探馬回報,從背影判斷,似乎是向南逃竄。

陸遜當機立斷,兵分兩路,自己與周邵率十萬大軍追擊南逃的魏軍,而魯淑與黃柄則帶八萬兵馬,追擊西去的疑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