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沛王的計謀(1 / 2)

新年過後的早春,陽光溫柔地灑在大地上,萬物複蘇,生機勃勃。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丞相諸葛亮站在洛陽城的宮殿前,目光如炬,心中湧動著無儘的豪情壯誌。

他向漢主劉禪呈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戰書,請求出兵攻打冀州。

“陛下,新招募的十餘萬人馬已經訓練成熟,士氣高昂,正是出戰的最佳時機。”諸葛亮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對這場戰爭的信心。

劉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被堅定所取代。他深知,作為漢國的君主,他必須支持丞相的決定,為了國家的未來而戰。

於是,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出兵,並決定親自送諸葛亮和大將軍田英等人出洛陽城。

在劉禪的目送下,諸葛亮與田英等人率領著新招募的十餘萬人馬,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洛陽,向著並州進發。

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勝利。

大將軍田英,這位身經百戰的將領,此刻正站在並州治所晉陽城的城頭上,眺望著遠方。

他的麾下,鷹軍、龍軍、虎軍、獅軍、豹軍和神箭軍,共計十二萬人馬,整裝待發,如同一群蓄勢待發的猛獸,等待著他的指令。

“出發!”田英一聲令下,大軍如同洪流般湧出晉陽城,浩浩蕩蕩地向著冀州進發。他們的目標是攻占整個冀州,而冀州的治所是信都城。

從晉陽城出發,他們必須首先攻下冀州的趙國郡治所房子縣,然後向東依次攻取趙國郡的高邑縣、巨鹿郡的治所廮陶縣、巨鹿郡的楊氏縣、安平郡的堂陽縣和安平郡的扶柳縣,才能兵抵冀州的治所信都城下。

大軍在並州樂平郡的樂平縣稍作停留,補充了糧草後,便直奔房子縣而去。沿途,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展現了漢軍的英勇與堅韌。

與此同時,丞相諸葛亮也親率魏延統領的本部五萬人馬和薑維統領的本部五萬人馬,合計十萬人馬作為中軍,接應田英的人馬。

而後軍則由馬岱率領本部五萬人馬和趙統率領本部五萬人馬一起,押運糧草、軍械和攻城器具,為前軍提供堅實的後盾。

為了確保晉陽城的安全,諸葛亮還下令將鎮守界休城的關統,關興的長子,和鎮守鄔縣城的張遵,張苞之子,調來晉陽城,統領十萬人馬鎮守此城。

而魏延的長子魏昌與次子魏榮,以及王平之子王訓,則跟隨中軍行動,隨時準備為國效力。

漢軍三十二萬人馬兵分三路,浩浩蕩蕩地向冀州進發。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強勁風暴。

此時,信都城內的沛王曹林,曹操的兒子,燕王曹宇的弟弟,已經收到了探馬的消息。他深知,漢軍的到來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為了抵禦漢軍的進攻,在沛王曹林的授意下,幽州刺史杜恕決定留下文臣荀適,荀攸之子,統領五萬人馬鎮守幽州的治所薊縣,而他自己則親率十萬大軍來到信都城助戰。

為了給漢主劉禪一個下馬威,曹林決定親自帶隊,由冀州刺史毋丘儉和副將李禎及謀士程武統領十萬兵馬,幽州刺史杜恕和副將曹泰及謀士辛敞統領十萬兵馬,合計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信都城來到房子縣抵禦田英的大軍。

房子縣的守將是鐘會,魏國太傅鐘繇的次子。他正為房子縣僅有五萬人馬,難以抵禦田英的大軍而發愁。

得知沛王曹林和冀州刺史毋丘儉及幽州刺史杜恕親率大軍前來助戰,他受寵若驚,立即親率眾將出城十裡迎接。

當曹林的大軍到達城外十裡處時,鐘會親自迎接。

他帶頭跪倒在地,向沛王曹林和兩位刺史行跪拜大禮。沛王曹林見狀大喜,上前一步扶起鐘會,對其讚不絕口。鐘會在前麵引路,眾人進入房子城內。

歇息一日,次日用過晚飯後,沛王曹林召集眾將在議事廳商議破敵之策。

他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環視一遍全場後,沉聲道:“諸位,探馬來報,漢軍三十二萬大軍兵分三路,從並州的晉陽城向我冀州進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