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愣了片刻,就在我快要失望的時候,他的表情卻有了變化。他顯得想起了些什麼,很費力地要說出來。我把耳朵貼在他嘴邊,他說的第一句話是:“那些……水泥管,我……我住在裡麵。”
我當時真是高興壞了。後來他又陸續告訴我,他叫黃少平,來自安徽農村;家裡父母都去世了,一個人來省城謀生;因為找不到工作,隻能暫住在水泥管裡,靠撿賣破爛過日子。
我又問他案發當天發生了什麼。可他的記憶似乎又出了問題,隻搖頭不說話。也許明天我得帶些爆炸現場的照片過來。
……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晴……
我向黃少平出示了爆炸現場的照片,他顯得很驚恐。我告訴他,有兩個人,一男一女,在這個工廠裡被炸死了。他當時也在現場,被炸燒到重傷。在我的提示下,黃少平終於慢慢回憶起了那天的情況。
案發當天下午,黃少平看到有三個人(兩男一女)先後進入了那個廢棄的工廠,他便覺得有些奇怪。最後當那個女子進入工廠後,他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於是悄悄地進去窺視。他看到了後來的那一男一女,也聽到了一些對話(對話過程與羅飛的描述基本吻合),但還沒等他弄明白是怎麼回事,爆炸便突然發生了。
據黃少平描述,最先進入工廠的那名男子在女子到來前半小時便離開了。照此推斷,此人極有可能便是案件的元凶。黃少平在水泥管中遠遠看到了這名男子的身形麵容。據他自己說,如果再見到這名男子(或者是照片),他是有可能認出對方來的。
……
看到此處,羅飛停下來思考了一會兒——既然這個黃少平見到了疑犯,為什麼沒有做模擬畫像呢不過這個問題似乎也不難解釋,當時還沒有電腦模擬的技術,而手工繪圖則需要敘述者對目標人物的印象非常深刻才行,黃少平隻是遠遠見到那名男子,很難做出準確的描述。
再接著往下看那些日誌,在很長的一個階段內,專案組的工作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鄭郝明記錄日誌的間隔時間越來越久,文字中也透出一種失望和挫敗的情緒來。在兩年之後,因為沒有再出現新的案件,專案組暫時解散,相關的偵破也就此告一段落。
不過鄭郝明的日誌卻在不久之前又寫下了新的篇章,以下日誌是鄭警官遇害之後刑偵人員在他的辦公室裡發現的。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三日陰
我以為那件事早已結束,所有的回憶都會像那些檔案一樣被永遠封存。也許我錯了。
上午我收到了匿名信,信的內容便隻有一行短短的網址。但我一看到那封信,心臟便不由自主地狂跳起來。
我太熟悉那個字體了。標準的仿宋體硬筆書法,相似的匿名信我在十八年前曾研究過何止百遍。
我打開了那個網址,網頁上的內容令我震驚。是“他”又回來了嗎我簡直不敢相信。或者,這隻是當年知情人的一個惡作劇
專案組早已解散,那些組員也許隻有我還在第一線工作吧我該怎麼辦向省廳報告,重新啟動偵查程序這似乎有點兒太冒失了……可這起案子到現在還沒有解密,還不能讓韓灝他們插手,還是我自己先想些辦法吧。
……
原來如此!羅飛終於知道鄭郝明為什麼在十八年之後又關注起這樁案子,原來是eunides給鄭郝明也發了匿名信,引導後者瀏覽了網絡上的“死刑征集帖”!聯想到自己收到的那封匿名信函,羅飛禁不住感到深深的恥辱和羞憤。很顯然,在eunides眼中,自己和鄭郝明一樣都隻是被戲耍了十八年的玩偶而已,當他準備再次啟動這“遊戲”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召回當年的那些玩偶。
我會讓你見識到“玩偶”們的反擊!羅飛咬咬牙,繼續往下看。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四日晴
今天我通過私人關係找到了省廳的曾日華。這個小夥子答應幫我進行網絡監控。在他的幫助下,我已經拍到了一些照片。我借了隊裡的數碼相機,這個東西用起來還挺麻煩的,我學了好久。因為事關機密,我也不能叫彆人幫我,唉,隻希望不是白用功才好。
……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九日雨
今天又拍了不少照片。晚上我去找了黃少平,不過他的辨認並沒有什麼成果……
網上的那篇文章,看帖回帖的人都不少。可是發帖者卻沒有什麼動靜了,也許這真的隻是一個惡作劇
那些上網的人,多半是些毛頭孩子,很難把他們與十八年前的案子聯係起來。也許我該查查這些孩子,聽說前一陣省廳的電腦數據庫受到過黑客攻擊,沒準“四一八血案”的資料也因此泄露了呢。
鄭郝明的日誌到此終結。第二天的十月二十日深夜,他在家中遇害。
“你如果早些向省廳報告就好了。”羅飛暗暗歎息一聲,迷離起目光,似乎想與另一個世界中的鄭警官有所交流,“在與凶手搏鬥的時候,你一定知道這不是哪個孩子的惡作劇了,隻是一切已然太晚。”
“篤篤篤”——突然響起的敲門聲打斷了羅飛的思緒。他迅速將案卷理整齊,然後起身去打開了房門。
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慕劍雲。
“羅警官,你好!”對方搶先打了個招呼。
“你好!”羅飛打量著對方,目光裡帶出些詢問的意味。見對方不像是臨時串門的樣子,他便猜測著問道,“談案子嗎”
慕劍雲立刻點點頭。
“那進來說吧。”
羅飛把慕劍雲讓進屋,兩人在沙發上對坐了。慕劍雲往書桌方向瞟了一眼——那裡正堆放著案件的卷宗。
“我也是剛看了案件資料,有一些問題,需要請教羅警官。”女講師開門見山地說道。
羅飛笑笑:“慕老師太客氣了。請教談不上,我們一起討論吧。”
“嗯。你知道,我是學心理學的,所以我考慮案件的角度可能和你們不太一樣。我會對案犯的犯罪動機和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從而推斷出他的社會背景、人生經曆、性格特征等東西。具體到這個案子吧,不管是以前的匿名信,還是最近的網絡文章,犯罪嫌疑人的署名都是這個——”慕劍雲一邊說,一邊拿起筆在便箋上寫下一串字母“eunides”,然後問道,“你知道這個單詞的意思嗎”
羅飛愣了片刻,似乎有些尷尬,然後他搖頭道:“我的英語水平並不是很高……”
慕劍雲卻像是做好功課來的,很詳細地解釋道:“你可以把它翻譯成‘歐墨尼得斯’,這是希臘神話中複仇女神的名字。傳說中,歐墨尼得斯會追捕那些犯下嚴重罪行的人,無論罪人在哪裡她都會跟著對方,使罪人們的良心受到痛悔的煎熬,並最終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價。”
“複仇女神”羅飛品味著這個神話中的角色,與那些匿名信的內容結合起來,這顯然會讓人產生某些有趣的聯想。
而慕劍雲正是要就這個話題繼續深入下去:“在‘四一八血案’中,兩個被害人都曾接到過匿名信,信的內容則是以歐墨尼得斯之名發出的死亡通知單。從表麵上看起來,凶犯似乎是要借複仇女神的名義懲罰那些罪人。”
羅飛“嗯”了一聲,等待對方繼續往下說。
慕劍雲接著說道:“所以現在我最關心的問題是,那兩名受害人——薛大林和袁誌邦,他們是否真的犯下了信中所列的罪行這一點會關係到我對凶手行為動機的評價。”
“薛大林是公安局副局長。他是否瀆職、受賄、涉黑這個我不知道,當時我隻是一個警校學員而已。至於袁誌邦——”羅飛猶豫了一下,“匿名信上的內容,你可以認為是真實的。”
慕劍雲對羅飛的回答並不滿意,她撇了撇嘴:“什麼叫‘可以認為’羅警官,我知道袁誌邦曾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在涉及案情時,我希望你給出準確的、肯定的回複。”
“好吧。”羅飛無奈地苦笑著,“袁誌邦是個非常出色的警校學員,我在很多方麵都很佩服他。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女人。他太喜歡招惹女人了。”
慕劍雲回想起袁誌邦的照片,那的確是個非常帥氣的小夥子,女人緣泛濫也算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