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去漢中?”董仲穎不停的在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問題。
他本來待在自己隴西的老家好好的,偶然看看西域的戰報,當聽說董仲穎在西域斬殺了呼衍王,並築了京觀的時候,董仲穎當即開始懷疑了人生。
他什麼時候去的西域,自己還不知道。
然後他就接到了張衛的信件,希望他可以去漢中,秘密的。
一目十行,董仲穎急迫的閱讀了張衛的信件,張衛的信件是少數董仲穎喜歡閱讀的“公文”。
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的“公文”,裡麵的內容晦澀無比,出現了一個又一個他不怎麼了解的典故。
對於張衛的邀請,董仲穎還是很想接受的,作為一個藝術家,當另外一個藝術家邀請他的時候,董仲穎就猜出了張衛的目的,邀請他去對於藝術進行鑒賞。
為了藝術,辛苦一點,從隴西老家離開,值。
董仲穎並沒有帶多少人馬,畢竟他的近衛騎兵隊大部分已經被張遼帶走了,他隻是簡簡單單的帶上了五十多人的護衛,按照張衛的“要求”扮作了客商,秘密前往漢中。
在去漢中的路上,董仲穎仔細讀了讀張衛的信件,在字裡行間看到了張白騎也同樣在漢中的時候,董仲穎發現這可能不是一個藝術問題了。
因此,才會有了他的感歎。
隻是當到了漢中的時候,董仲穎才發現自己白感歎了,因為真的有很多的舞女親自來接他,簇擁著他進入了南鄭。
董仲穎是一個藝術家,對於藝術,他總是抱著欣賞的態度,他指著其中的一個舞女說道:“你們來找我有何事?”
必須走流程,要有儀式感。
“不愧是相國國。”在這群舞女之中,有一個結結巴巴的聲音傳了出來。
“左豐!”董仲穎叫道,他的聲音之中充滿了感歎,也充滿了遺憾,頗有一種曆儘滄桑,五味雜陳的感覺。
這堆舞女之中還冒出了張白騎,讓董仲穎覺得自己來漢中,來虧了,在隴西老家好好的宅著不好,非要來漢中處理麻煩事情。
“張魯魯要輸了。”左豐說道,他的話語更是讓董仲穎糊塗了。
“怎麼回事情?”董仲穎問道,他知道關於張魯的事情一定會寫在文書之中被他“看到過”,隻是他似乎沒有看進去。
對於董仲穎的提問左豐並沒有疑惑,畢竟文書中能夠記錄的事情太少,很多細節為了篇幅都會忽略而過。
“這件事情我來說吧。”張白騎說道,“畢竟這件事情我知道的更為清楚。”
原來自從張魯和董仲穎達成“同盟”之後,他就致力於治理漢中,他希望把過去張修的影響力完全撇乾淨。
對於張魯的做法,劉焉自然很是憤怒,在他看來這是張魯對於他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