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江東的亂局(1 / 2)

孫策就這麼死了,死於許貢的門客手上。

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眾人都不願意相信。

隻有董仲穎和曹操知道這件事情必然發生。

董仲穎是因為他早就知道了孫策會死於刺殺,而曹操則想起了過去郭嘉的話語:“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然,孫策和郭嘉猜測一樣,最後竟然死於刺殺。

曹操突然想起了郭嘉對於袁術的論斷,“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術無信順之實,而望天人之助,此不可以得誌於天下。”郭嘉覺得袁術必然不能成事。

而此時,必然不能成事的袁術覺得自己快要達到人生的巔峰了。

孫策死的非常突然,突然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威震天下的小霸王就這樣死了,在他最為風光的死了。

他的死留下了一地的雞毛。

首先,是他的繼承人,他由於死的太突然,並沒有留下什麼繼承人。

孫紹作為他的長子,自然是最有資格繼承孫策所留下的攤子的,但是這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孫紹的年齡太小了,孫策死的時候過於的年輕了,現在的孫紹剛剛滿十歲。

如果孫紹如同陸遜或者司馬懿這樣早慧的妖孽,說不定還能抗下整個江東,但是孫紹隻是中人之資,隻比董仲穎強上不少,麵對這樣的局麵,他完全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氣量。

另外一個人是孫賁,孫策的堂兄,他在孫堅於長沙起兵的時候就棄官跟隨孫堅征戰。等孫堅被張遼一個突襲突襲死之後,他也是被袁術命令統領孫堅的部眾,最終還是他護送孫堅的靈柩到曲阿安葬的。

其實除了這兩個人外,還有一個人比較合適,那就是遠在洛陽的近衛騎兵隊副將孫權。

隻不過現在成為“質子”的孫權離開的太遠,完全沒有辦法參與到江東的事務,不然他也是一個很好的候選人。

支持孫賁的是過去孫堅的舊部,比如程普、黃蓋、韓當這三個孫家的虎臣,又有呂範等過去孫堅的老人,畢竟在他們的心中,孫賁才是正統的孫堅繼承人,隻不過當時因為形勢危急,所以才讓渡給了孫策。

現在孫策死了,自然這些權力要回到孫賁的手上。更何況孫紹的年齡太小的,現在的江東的士族隨著孫策的死,又有些蠢蠢欲動了,畢竟連小霸王這樣的人物都死在了江東士族的手上,那些士族又有新的想法了。

按照一般的規律,孫策死後,他的長子自然應該可以繼承他的權力,支持他的是陳武、周泰、張昭等孫策攻占江東時來投的人物,他們認為保持權力移交的穩定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孫紹年齡過小,能力不夠的問題,這沒有問題,隻要底下的人多努力一把,把這些政務都接過去就可以了。

在居巢屯兵的周瑜這時候也匆匆回到了吳郡,現在整個江東就是一個大的爛攤子,他在居巢的兵糧甚至也開始短缺了。

雖然他依靠自己的權限無令出兵,彈壓了一部分當地的豪族和士家,總算湊夠了兵糧,但是這隻是權宜之計,整個江東依然處於一片混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