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相縣的董仲穎做了什麼,他什麼都沒有做。
不管是孫權還是那些並州人,都想要直接攻陷相縣。有了張白騎的手下,現在董仲穎手上兵力非常的豐富,而且士氣非常的高昂,隻要強攻,袁術根本守不住。
但是董仲穎卻阻止了他們這樣乾,因為他不會。
攻城是一個技術活,誰主攻,誰副攻,誰負責壓製城頭,哪些軍隊第一輪上,打到什麼程度需要輪換,從哪些攻擊牆頭,這都是學問。
董仲穎對於這些一知半解,將領給他的彙報也看得不是很懂,畢竟真實的戰場可不是遊戲,即使是遊戲他也是一個連無線電指揮官也會翻車的人物。
至於讓其他人代打,這也不是一個好方法,作為一名名震天下的諸侯,如果不由董仲穎親自送他上路,是對於他的不尊敬,很容易讓天下人對他有不一樣的看法。
因為董仲穎什麼都沒有做,於是袁術軍的補給很順利的運進相縣,甚至還運進了二千援軍。
得知董仲穎默認可以將軍糧和援軍送入相縣之後,袁術瘋狂的將援軍和軍需運進相縣,他知道僅僅憑借手上的這點兵力完全不夠。
這些人完全沒有安全感。
袁術動員了所有可以動員的兵力,不管這些人是怎麼樣的老弱病殘,也不管這些人的來源,隻要他們拿的起刀,他們就是一個好兵。
一千多年後的抓壯丁都比不上袁術。
很快袁術在相縣的兵力都超過董仲穎了,但是看著其中的老弱病殘,這些數量也隻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相縣周圍的天都高了三尺,袁術用儘了一切的辦法維持住了相縣的補給。
董仲穎覺得他自己需要做點什麼了,不然他對不起自己的名號,也對不起那些為他拚命的將士。
攻城他沒有能力,但是他可以斷糧啊,更何況斷糧這樣的“小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出手,他手下有的是專業對口的人。
比如“並州人”“並州人”和“並州人”。
現在已經改名叫“虎豹騎”的並州騎兵出擊了,他們的出擊徹底害苦了袁術。
在這些和遊牧民族學過“劫掠”的職業選手麵前,再也沒有一粒米或者其他的東西送進相縣了。
“計惡莫過於斷糧。”孫權討好著對張白騎說道,“秦王的這一手真的厲害。”
如果一開始就斷糧,那麼憑借著相縣的存糧袁術可以支撐很長的時間。但是董仲穎一開始的“開放”給了袁術一個錯誤的估計,讓袁術彙聚了太多的兵力。
但是糧食的運輸顯然沒有他彙聚兵力這麼快,很快,袁術軍的主要矛盾就從被董仲穎攻陷相縣的危險轉變為了日益增長的兵力和日益減少糧食之間的矛盾,再加上虎豹騎的斷糧,讓相縣的存糧更是捉襟見肘。
袁術多次派了軍隊去打通糧道,但是毫無疑問,這些軍隊一下子就被擊敗了,但是他依然派出了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