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的手中還有十數萬大軍,如果他反攻成都,到時候該怎麼辦呢?”吳匡問道。
對於反攻成都這件事情,他是讚成的,雖然他的侄子吳懿和劉焉待在劍閣,但是他的兒子吳班和劉璋待在了成都,如果成都能夠投降,他兒子的安全至少是可以保全的。
“那更簡單了,成都是一座堅城,我們可以憑借著成都進行固守,沒有了成都劉焉的軍隊就是無根的浮萍,隻要時間長了,他的軍隊自然而然就會潰散。”李肅說道,這一點他也是從徐榮那裡了解到的,“更何況,沒有了成都,劉焉的這個益州牧又有多少人認可呢?至少那些益州的豪族會動搖,說不定過了一個晚上,他的軍隊就會自行消失。”
這兩種做法都有利弊,也各有風險。
第一種斷劉焉退路的做法風險很高,如果劉焉孤注一擲,留少量的人堅守劍閣,反而率領大軍回擊江油。隻要郭汜的行動不夠迅速,那麼李傕就要倒上大黴了。
甚至劉焉采取更為激進的行動,直接被迫和郭汜決戰,一旦郭汜輸掉了這一場決戰,那麼樂子也就大了。
還有一點就是,劉焉手中的大軍很大一部分是益州豪族“讚助”的,如果劉焉手上的軍隊真的被全滅了,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益州的戰爭潛力都會被耗儘。
第二種做法的風險在於能否迅速的攻下或者招降成都,李傕的軍隊如果被困於成都城下,那麼事情就會變得棘手了,甚至對於李傕來說有著覆滅的憂患。
但是不管采取哪種方法,隻要成功,那麼益州就會被評定了。
李傕不能決定,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巫女。
可惜他的巫女在摩天嶺的時候受了一些傷,不太方便和上天進行溝通,即使勉強溝通,或許溝通的結果也差強人意。
所以李傕也沒有辦法強人所難。
他不禁思考到如果秦王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
他想到了有一次秦王進入洛陽的時候的事情,秦王對於兩個相當的策略沒有辦法決定,於是拋出了一個銅錢。
那個銅錢最終直立,而秦王依靠著這個占卜,想出了那個魚目混珠的策略。
事後,作為一個對於傳統文化相當相信的人士,李傕甚至還問秦王將這個銅錢要到了手上,將這個銅錢作為自己的幸運物。
現在的李傕決定采用和董仲穎同樣的方法,同樣是兩個相當的方法,同樣不能決定,那還是將這一切交給上天吧。
“上天的意誌和我存在,正麵去綿竹,背麵去劍閣。”李傕大聲叫道。
巫女靠不上,李傕覺得自己隻能夠靠秦王了,於是他拋出了那個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