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馬分為上等馬和中等馬和下等馬,陽謀也分為上中下三等。
下等的陽謀利用人性的貪婪,讓對方知道即使這是一個陷阱,依然會毫不猶豫的踏入。
比如某個號稱二元錢可以換成收入幾百萬的入場券。
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件事情不靠譜,但是依然不少人也會去購買,因為他們的人性中有的是貪婪,說不定其他人都虧本了,隻有他賺到了呢,人沒有一些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彆。
中等的陽謀則是利用了大勢。
利用大勢讓彆人明知道是個陷阱但是依然往裡麵跳,比如圍魏救趙就是。龐涓真的看不出避實擊虛嗎?這未必,但是他看破了又能怎麼樣,他可以選擇不救嗎?他沒有這個選項。
而上等的陽謀則利用了人性的不服輸的精神。
覺得對方的計策不過如此,沒有完全算計清楚,能夠有利用的空間,隻要比彆人多算上一步,那麼最後的勝利者就是自己。
而幕後的那一個黑手,就是這樣認為的。
“賈詡那個家夥,他太小看我了。”幕後的黑手一邊看著手上的文書,一邊說道。
他的確利用了劉協的妃子王沁卉去說服了張寧,采取一些更為高級的“宮鬥”手段,他所想要做的並不是擾亂他人的視線而已。
在他的眼中,貂蟬的確是一個不怎麼懂政治的蠢貨,她充其量也就是人聰明一點,對於人心更能夠把握一些。但是即使這樣張寧也不可能是她的對手。
張寧能夠做到的隻是吸引視線而已,在她的背後,幕後的黑手收買了十多個禁軍的人,甚至還有一個是秦王府中的侍衛。
這些收買活動隱藏在張寧的活動之後,這樣他的所作所為就不容易被發現,即使發現了也可以推脫到張寧的身上。
“瞞天過海之計。”幕後黑手的所作所為一下子就被賈詡看穿了。
“張寧的收買是收買,可是有人卻借著張寧的名義也在收買人手,還做的很隱蔽。”發現情況不對的不止賈詡一個,作為負責洛陽防務的張濟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甚至連左豐負責的情報部門也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賈詡拿出了一張名單,上麵寫著十多人的名字,甚至其中的一個人名字上還畫上了一個圈。
“這些人如果突然襲殺秦王,還是具有一定風險的。”李儒說道。
“因為這些人根本就不是秦王的對手,秦王是什麼人,勇武超越了當年的呂布,十多個人想要殺死秦王,這和指望涼州的那些羌人會自己種地有什麼區彆。”張濟說道。
“張將軍的話有道理,過去有刺客以有心算無心想要殺死秦王也失敗了,現在我們有了防備怎麼可能讓這些人成功。秦王本人是天下有數的勇者,這些宵小之輩不是他的對手。難道秦王會在某次議事的過程中被這些人一人一匕首的殺死嗎?”賈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