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說道:“沒有依據,但是如果我是劉景升,或許我會做同樣的事情。戰和未定,戰未必打的過,和又不甘心,我唯一能做的自然就是找一個替死鬼了。沒有劉景升的首肯,王威這樣的老將怎麼可能會不遺餘力的支持劉琦,蒯家兄弟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沒有推脫就將軍權交給王威。”
蔡瑁和張允沒有說話,過了許久,蔡瑁才用沙啞的嗓音問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賈詡回答說,“你們唯一需要注意的必須要對劉景升以尊重。因為現在劉景升既然不能戰,他也沒有戰的資本,那麼他隻能夠和了。”
“劉景升病重,劉琦失掉人望,城中眾人公推劉琮代理襄陽。”
“劉琮公子素來仁義。襄陽乃荊州的重城,城防堅固,城中的百姓無數,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城中兵馬眾多,如此城池,非一朝一夕可以攻下。襄陽攻城戰開戰之前,秦王必會親至城下,呼主將通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賈詡笑著說道。
蔡瑁和張允點了點頭,繼續聽著賈詡的話語。
“到時候,劉琮公子顧及城中百姓,不欲使得襄陽生靈塗炭,是故舉城而降,荊襄百姓,必感公子仁義!”賈詡笑著對蔡瑁和張允說道。
“可是劉景升?”蔡瑁和張允依然記得前麵賈詡說的劉表詐病的事情。
“劉景升戰不得,自然想要投降,他作為大漢的漢室宗親,朝廷認證的荊州牧,他怎麼可能投降,這樣的做法對於他的威望損失太大了。他‘病重’了由他的公子劉琮投降,到最後他自然隻能夠無可奈何了。”
“他到是好算計,秦王自然不能虧待他這個漢室宗親,他可以獲得一個高位,劉琮公子自然也能獲得一份前途。”賈詡笑著說道。
“我明白了,如果劉琦贏得了襄陽之戰,那麼劉景升的病一樣會好,他依然會是荊州之主。”現在蔡瑁和張允這兩個人完全明白了劉表的算計。
“可是我有一個疑問,”張允說道,“既然您猜到了劉景升是詐病,為什麼您還要去見我的姑母呢?您不怕劉景升會殺了你嗎?”
“隻要秦王不輸,劉景升不會愚蠢到對我下手,秦王會輸嗎?”賈詡反問說。
蔡瑁和張允兩個人沒有回答賈詡的問題,反而一杯接著一杯勸著賈詡喝起了酒,現在他們三個人都不著急,在經曆了大敗之後,城中有的人會決定突圍,有的人會繼續抵抗,而有的人則會不接受現實。
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讓這件事情好好發酵一下。
果然,第二天的時候,蔡瑁和張允兩個人找到了蔡夫人,緊接著,他們就用公子劉琮的名義,召集所有人一起來開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