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小時後,鄭景弄好了第一套妝造,是書生打扮。
當他走進攝影棚內時,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鄭景扮演的盧生,不僅俊秀無雙,風采照人,而且一舉一動,都有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令人心折。
看到眼前的鄭景,陳郝的情緒又上來了,差點脫口而出喊出了“盧生”。
周小文則是內心大定,他知道這把穩了!
但是驚喜還在後麵。
當鄭景穿上華服,扮演中年嫪毐之時,那種邪魅狂狷的氣質撲麵而來,癲狂肆意,壓迫感十足。
此時的嫪毐,跟之前的書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周小文看到後,直接感歎道:“景少你真是天生的演員,太厲害了!”
鄭景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表現,完全是劇本世界的功勞。
他並不懂太多演戲的技巧,隻是按照劇本世界裡的感覺來演繹。
隻是拍攝定妝照,鄭景便贏得了劇組大部分主演的尊重。
畢竟大家都是演員,演技就是吃飯的本事。
背景隻是讓大家畏懼你,真正要讓人信服,還是得有真本事。
周小文還是很會拍女人的,揚雪的趙姬扮相,也非常的漂亮,隻是被鄭景的表演“豔壓”,反而顯得“平平無奇”。
進組之後,
工作還是很忙碌的。
鄭景拍完定妝照之後,就已經是晚上10點了。
他剛準備離開,就被周小文和蘆葦拉住,一起探討劇本的細節。
周小文說道:“現在有個事情,必須提前商定一下,嫪毐在劇本裡有個設定,是精通音律的。
最後的秦頌,是由嫪毐譜寫完成,也是他送給學生嬴政的登基賀禮。
但是景少你並不會樂器,所以我們必須要先確定好嫪毐演奏的主要樂器,讓景少你提前學習一下,至少可以演出來。”
蘆葦說道:“我的建議是二胡。
嫪毐這個角色的底色是悲涼的,二胡很適合他。
而且二胡這種樂器易學難精,景少你學一下,很快就可以上手。
隻是小文覺得二胡始於唐朝,秦國並無這種樂器,跟曆史不符。”
鄭景想了想,說道:“就用二胡吧。
一方麵二胡合適,也是民族樂器,另一方麵我們這部劇並不是曆史正劇,有一些演繹成分是很正常的。
嫪毐這個人物都改編了,多一個二胡也沒什麼問題。
關鍵是音樂要好聽。
完全用秦朝的樂器,現代觀眾聽起來,共鳴感也不強。”
周小文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用二胡,配樂方麵,我已經聯係了趙季平老師。”
趙季平是國內配樂大師,擔任過大話西遊、水滸傳等諸多經典影視作品的配樂,寫出過很多經典曲子。
他是長安音樂學院畢業的,之後在陝西戲曲研究院工作,也算是西北圈子的人。
就算是沒有鄭景的出現,呂不韋傳奇這部劇,也是請他配樂的。
其實對於“呂氏春秋”的曲子,鄭景是有一些想法的。
作為一個經常刷短視頻的人,鄭景知道很多好聽的背景音樂。
隻是他並無樂理知識,很多曲子也隻記得副歌部分,要還原出來,有一些難度。
所以鄭景暫時沒說這個想法,他打算先找個時間去試試再說。
蘆葦也說道:“那我就在劇本裡定了,嫪毐擅長拉二胡,跟芸薑失散後,寫了一首思念的曲子。
後來兩人重逢,也是因為這首曲子。”
說完樂器的事情,三人又繼續討論了很多細節。
一直聊到晚上12點才散場。
本來鄭景還想著,今晚去揚雪的房間裡親熱一下。
看時間太晚,便也沒去打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