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十巧手指功(1 / 2)

李彬彬聽到妹妹說的互聯網營銷,很感興趣,跟著李樰一起進了書房。

正當兩姐妹在瀏覽互聯網上的評論時。

在揚雪家裡,揚蕊興奮的喊道:“老揚,你太厲害了!

我感覺你在最後一集裡的表演,可以編進北電的表演教材裡麵。”

揚雪也很高興,但她還是搖了搖頭,說道:“沒你說得那麼誇張。

你之所以覺得驚豔,是因為最後的劇情反轉。

趙姬之前的形象,是比較軟弱的,最後一下猛然改變,觀眾會有驚喜。”

揚蕊反駁道:“那也要演員演得好才行。

我跟你說,你要是拿出最後一集的陰狠氣勢來,什麼陳郝高媛媛,哪是你的對手!”

自從同杆共哭之後,揚蕊和揚雪的閨蜜感情就越來越好了。

看到揚雪有精彩的表現,揚蕊與有榮焉,十分興奮。

她說道:“不行,我要去上網,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誇你的。”

揚蕊打開電腦,登錄了貓撲論壇。

發現整個影視版塊,已經被“呂氏春秋”屠板了,全是相關的討論帖子。

有討論劇情的。

“我一直擔心呂氏春秋會爛尾,畢竟前麵起的調太高了,沒想到結局竟然如此精彩,不僅沒爛尾,還把整部劇的人物和立意,再拔高了一層!”

“嫪毐這個人物,確實有一種說法,說他是秦王宗室,鄭景的改編也不是空穴來風。

最後嫪毐敗在趙姬這個點,更是神來之筆,既合乎邏輯,也是一種警示和諷刺。

從趙姬的角度來說,她懂得母憑子貴,其他男人都靠不住,親兒子嬴政掌權才是對她最有利的選擇。

從嫪毐的角度上看,他一路上攀附了華明夫人,又利用芸薑壓製了呂不韋,更是利用趙姬這個太後位極人臣。

他的一切,都是利用女人得來的。

在女人方麵,嫪毐太自信了,自以為能掌控女人,最終卻敗在女人手上。

善泳者溺於水,這一切都是必然的!”

“我希望我國以後的戲說曆史劇,都像呂氏春秋這樣改編,以呂氏春秋為標杆!

首先,把戲說和改編掛在片頭,提醒大家,這是戲說劇,並非曆史,不要跟曆史混為一談;

其次,即使是改編,也該抓住曆史劇的內核。

呂氏春秋毫無疑問做了很多大膽的改編,但落腳點還是帝王無情、權謀無義。

為了權力,劇裡的人物可以舍棄親情、友情和愛情。

大家看完後,也覺得就該如此,呂不韋、嫪毐、嬴政、趙姬、芸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不僅令人印象深刻,還可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相比之下,什麼康熙微服私訪記、戲說乾隆之類的,就是一坨屎。

在封建社會宣揚皇帝品行極好,愛護子民,為百姓主持正義,這踏馬都是狗屁!

皇帝本身就是封建社會最大的毒瘤!”

……

也有討論配樂的。

“激動!我第一次看完一部電視劇後如此激動!最後聽著浮光,看到嬴政統一六國,淚流滿麵!”

“浮光一響,嬴政登場,曆史的蒼茫和厚重感撲麵而來,華國自此迎來新局麵。”

“果然,好的音樂要搭配劇情才更有味道,看完最後一集,我才完全領略了浮光的魅力,鄭景是真有才華。”

“呂不韋有呂氏春秋傳世,嫪毐也有浮光留名,一曲浮光譜秦頌,幾度春秋誰稱皇!”

“不一定要稱皇,浮光這首曲子很好聽,主歌比較壓抑,像是在遭受苦難和磨礪,副歌慷慨激昂,是歌頌新時代。

最絕的是,從主歌到副歌切換的時候,停頓的那一秒種,有一種撥雲見日、再造華夏的感覺。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浮光這首歌,適合嬴政,但我認為,更適合偉仁。”

“必須吹爆鄭景,戲演的好,浮光這首曲子寫得更好,它突破了我國傳統音樂的局限。

以前我們一提到傳統音樂,總是二胡、嗩呐、笙簫等樂器,但浮光結合了電子樂,為傳統音樂注入了新的元素,這是開創性的!”

……

當然,也少不了討論演員的。

“鄭景太牛逼了,呂氏春秋未播之前,他說這部劇是收視年冠,遭到了很多人嘲笑,現在回過頭來看,他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

“什麼自信,鄭景還是太謙虛了,拍電視劇對他來說,不能說簡單,隻能說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

“周小文給鄭景磕一個吧,電視劇版秦頌實至名歸,鄭景的投資與改編,幫助他彌補了遺憾!”

“沒錯,幸好鄭景進組,趕走了章鐵林,不然呂氏春秋這部劇就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