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楊大山一家都十分感激。楊老太還抱著小草姑娘去給兩家送了幾根臘腸。
臘腸作坊一開,基本上每家都有人有活乾,不是去作坊就是編籃子做盒子,最差的也有小媳婦小娘子縫布袋,雖然收入不如其他人,那也是一份不是。這年頭小媳婦小娘子能賺錢的不多,也就做個荷包打絡子,哪有現在賺得多。
大毛他休假回來,覺得村裡的氣氛都不一樣了,生機勃勃的,大家看起來精神狀態一是一般的好。
現在大媳婦小娘子都有活計,家裡地裡的活變成男人們的事了。
大家很樂意,過年前有點收入,也可以買點肉打牙祭,扯尺布給孩子做件新衣裳。
也有人不樂意的,是大紅花,他兒媳婦連花是第一挑中的人,兒媳婦去上工,家裡家外的活她就要搭把手,以前她什麼都不乾,:“就給那麼一點工錢,忙得一天都不差家,曬這麼多肉,都不給上工的人發一點,這個東家真小氣。”
她在晾曬場邊悠轉,看著滿場都是臘腸,那肉味聞得直流口水。
負責看守晾曬場的根叔娘看她在轉了這麼久還不走,就大聲問:“大紅花,你在幫我數一數有多少根臘腸嗎,轉悠半天還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