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那就一起去吧,明天放假去也沒關係,不影響其他人讀書。”
四毛高興得跳起來:“耶,可以去書塾了。”
其實四毛想跟哥哥們去書塾讀書,但哥哥和妹妹說讓他先在家學個兩年打打基礎,到了六歲再上學堂。現在他都跟大哥學一樣的書了,遇到不會就問妹妹。
他們幾兄弟在家遇到不會的都是請教妹妹,導致妹妹吐槽【有一個七八個月大的娃娃,除了要想掙錢大計還要教哥哥讀書,責任真山壓力山大啊!】
飯後,楊大山帶著大毛三兄弟提著一個籃子往村長家裡去。
村長家也是剛吃過晚膳,一家人圍在桌前聊天,主要是他們問,楊柏林答。楊柏林是跟楊大的牛車一起回來的。
村長兒媳婦見他們父子幾個一起去過來忙招呼進屋:“他大山叔來了,趕緊進屋暖暖。”
幾父子進了屋,大毛把手裡的籃子遞給村長媳婦說:“村長奶奶,這是我奶讓送來的。”
村長媳婦嘴上說著:“哎呀你說你們來就來還帶這麼多東西這裡做什麼。”手卻誠實地接過趕忙拿進屋裡。
村長笑唏唏地對楊大山說:“你們娘就是禮多。”
楊大山對村長說:“叔,這是您的工錢。”
村長笑容落下:“你這做什麼,我什麼都沒的付什麼工錢,要是彆人知道識他們怎麼說我?”
楊大山:“叔,我就知道您會這麼說,那天人多我就才沒拿給您的。您怎麼沒做什麼呢?您幫我跑這跑那,一下籃子一下又盒子,所有包裝材料都是您幫忙跟進又做記錄。不比他在作坊的做得少,您應得的。”
本來村長媳婦以為村長幫著楊大山忙前忙後這麼上心是白做工的,沒想到還有工錢拿,一份跟她發的禮一樣的還多了一壇酒,這樣基本上這個年她跟兒媳婦回娘家都不用置辦東西了,就臘腸都比往年體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