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草姑娘就教了一個漚肥的方法。就是山上樹底下的土,樹葉經過長年累月腐爛在土上,一層一層的,沒樹木的地方土是黃色的,樹底下的土是黑色的,表明它很肥沃。
把這些土和枯葉挖回來放在一個大坑裡,再加上些農家肥澆點水蓋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就變成肥料了。
有條件的可以去鎮上或縣城找倒夜香的人買的加上去,還怕地不夠肥嗎?隻怕你不夠勤快。
這個法子,經過青山村的全體村民一起驗證過,是有效的,畢竟山上的土都被大家薅禿了不止一層。
大毛把妹妹的想法給大家複述一遍,:“現在要做的就是先把紅薯都挑出來,一邊整理地一邊先育苗,這樣會減少損失。”
鄭華明:“也隻能這樣的,你們這裡有沒有懂育苗的人,我怕我們的人不熟,最後又浪費紅薯種。”
楊大山跟大毛對視一眼後說:“那我們這裡派一個人過去,你們遇到什麼問題就問他,如果還解決不了的就過來村裡找人。”
鄭華明:“這個安排好,這個安排好,大山哥你看派誰去,等下讓他跟我們一起走吧。”
楊大山:“那你們先在家裡坐一下,我們去跟村長商量一下看派誰去。然後就跟大毛抱著小草出門去了。”
出了院子門往村裡走去,走到半路就跟村長遇上了。
原來是村長聽到說買紅薯的貴人來了,他就趕忙過來,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事,按道理還沒到種植的時候,這個時候來會不會是有什麼事吧。
村長氣喘籲籲地說:“大山,我聽說吳掌櫃他們來了,是有什麼事嗎,不會是紅薯那裡出什麼事吧,哎呦,紅薯一天不種下去,我的心裡都不踏實。”
楊大山:“叔,還真是紅薯出事了,吳掌櫃他們的紅薯有些爛了,我們現在提議開始育苗,吳掌櫃那裡沒育過苗,想從我們村找一下有經驗的人去看看。”
”最有經驗的人就是你們家呀。”村長想也不想就脫口而出。
大毛:“村長爺爺,我們想的是大家一起同時育苗,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家我爹就走不開了。”
楊大山:“叔你看狗蛋或者是鐵頭怎麼樣,去年他們兩個都在旁邊幫著我們育苗的,然後移植什麼的都一直在幫忙做。”
“那先去問問他們有沒有把握,如果有把握就讓他們兩個去,家裡的有我們照看著沒問題的。”村長直接帶他們往狗蛋鐵頭家走去。
他們兩家幾個老人又是一直起坐在狗蛋家小院一邊做小草給的圖紙的木工一邊聊天。看到村長跟楊大山他們一起來連忙放下手頭上的活招呼他們進屋坐,還順手把小草接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