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這樣,這裡封上咱們就可以用這個來做烤鴨了。”
不得不說古代人的智慧,就一張圖紙,還是畫得勉強看得明白的圖紙,再加上小草兒的現場講解,就弄出一個小草心中理想的燒烤窯子來。
強子爺爺:“嗯,就這樣了,待它乾一點我們再來正式點火。”
楊老太又端水出來了,這一整個上午,先是三個小的,後來又加了四個小的,一群小娃娃坐在邊上看著幾個老家夥壘窯子一直不肯走,說是要看我爺爺壘窯子。
對,幾個護衛隊員就是這幾個老爺子的孫子。
他們一下是這個端水給自家爺爺,一下又是那個給自家爺爺端水,端完水又坐在一旁寫四毛昨天教的字,忙得很。
小草兒歡喜的看著院子裡做好的爐子,還有一堆劈好的果木,是今早楊大山進山砍回來的。
李氏也就早上去了一下地裡就匆忙回來了,現在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研究烤鴨的做法。
土窯子壘好了,小草兒說‘土窯子’這個名字不好聽,要起一下好聽的名字就叫‘烤爐’吧。
經她這麼一說還真像是爐子,體像爐子,幾位老爺子就同意了。
楊大山請幾位叔伯進屋喝水。
楊老太跟幾位老爺子的年紀都差不多,同輩,就有話直說了:“這個爐子我家大毛他們在家的時候就已經研究過一陣子,隻是那時候他要趕去府城,所以就耽擱了,他說如果真的造起來我們老百姓都可以多養些鴨子,到時又多了一份進賬不是?”
幾個老爺子原本隻是跟著強子爺爺一起來弄窯子,哦,不,是爐子。當時隻是想著反正沒事做,弄一下這個就當打發時間,現在沒想到還聽到這個好消息。
“嫂子這話怎麼說?”
“是呀,弟妹把話給我們說清楚一點。”
然後家裡就變成楊老太的主場的,也把昨天小草姑娘說的話給大家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說了一遍。
“如果這個烤鴨能做出來,那肯定需要很多鴨子,我們多養些鴨子不就是有多一份進項了嗎。”楊老太自豪地說。
“養鴨子最好是水源充足的地方,我們村離河不遠,養鴨子倒是方便。”
“我舅兄家那裡離河也近,他要是想養也好,到時我得跟他提一句。”
“這個到時再看家裡有那些親戚符合養的,告訴他們這消息,至於他們養不養就是他們自己選擇了。”
“是這個理,現在隻是我們的想法,要是到時沒多少進項那就是給人找麻煩嗎不是?”
“對對對,這事可得提前說明,絕不能給彆人留下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