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村長爺孫倆早早就來到楊大山家。
楊老太跟李氏剛好在廚房做好早飯。看他們爺奶倆來到招呼道:“剛好,一起吃早飯,吃過再走。”
村長笑嗬嗬地說:“我們都吃過才來的,你們吃,我們在外裡等等。”
楊大山拉著村長進堂屋,說:“叔,林哥兒,快來,吃不吃都進來坐會兒,哪有在外麵等的道理。”還順手給村長和楊柏林的手裡各塞了個饅頭。”
村長爺孫倆也不客氣了,拿著就跟他們一起也吃了起來,畢竟在家也就隨便對付地吃了兩口,現在還是可以吃上幾個饅頭的。
楊大山家今天吃的是白麵饅頭,他們也不是每天白麵饅頭,隻有在幾個讀書的孩子休假回來的時候才吃得這麼好,說是要好好補補。
搞得四毛都有意見了:我不是讀書人嗎?為什麼不給我補補?
楊老太的原話是:你天天在家,要是天天吃的白麵饅頭不就是天天補啦。那你什麼時候不用補?等你哥哥們回來一起補,誰也沒少多吃也沒少吃。
四毛:奶,您敢說妹妹沒多吃好東西?
吃過早飯,楊大山套了馬車,拉著一大車人往縣城走。
對,是一大車人。
村長爺孫兩,楊大山父子四人再加上小草兒,二毛三毛要回書塾。
小草兒說她是軍師一定要到場。
她的原話是:這個提議是我出的,我是軍師,我還有很多點子,你們要是談到哪一個地方不懂我還能出主意,要是我不在現場你們能解決?
楊大山眾人:還真不能解決。
就這樣,小草兒如願地跟著一起去縣城了。
一路上幾兄妹又熱熱鬨鬨地,連平時話不多的楊柏林也被這個話多的小胖墩惹得哈哈大笑。
到了縣城,先把二毛三毛送去書塾然後再轉去了鄭府。
他們這次沒有去酒樓,直接去了鄭府,其他人可能不在家,但鄭先生肯定會在家的。
去了府城這麼長時間,回來了肯定要多休整幾天。
到了鄭府門前,大毛先下了馬車上前敲門,門房見是竹青公子,馬上見禮道:“是竹青公子來了。”
“叔,不知道老爺子有沒在家裡。”大毛禮貌地問道。
“在的,老爺子今天還沒出門。”門房聽大毛喚他叔,心裡對他的印象又好上幾分。
一人上前引著馬車從側門進去,另外一人先去通知老爺子。
離得遠遠就看到老爺子正在花廳喝茶,小草兒大聲地叫道:“鄭爺爺,小草兒來了。”
扭著身子從楊大山懷裡下來,朝著鄭先生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