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生意(2 / 2)

大毛起身回答:“最好的回應是學問。”

“沒錯,拿出你的學問來,超越他們就是最好的回應。”

鄭先生又說了一下楊柏林。

大毛、楊柏林起身與鄭先生行禮道:“是,聽從先生的教誨。”

被晾在一邊的楊大山和村長,兩邊說的事都與他們好像無關,又好像有點關係。

聊讀書的,他們一個是爹一個是爺,按理於就可以問下鄭先生他們在書塾的情況,但自古以來世人對讀書人就有一種崇敬,尤其是老百姓。

老百姓對讀書人更是敬畏,自認為自己是個大字不識幾個大老粗,沒法與讀書人聊書塾的事情,儘管孩子的先生在麵前,也不敢多問孩子的學習之事,隻有對之存有敬畏之心。

與現代的家長不同,現代的家長見到老師,不管自己懂不懂學習,我就是要問下你我家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如果老師你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就認為老師人你對我家孩子的關注度不夠。儘管你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我還會要求老師重點關注我家孩子。

鄭華明見兩邊要說的都差不多了,也不能真把另外兩個晾在一邊吧,對吧。

“小草兒,這次又給華明哥帶來什麼生意,現在華明哥差銀子啊。”鄭華明向小草兒哭窮道。

“你差銀子,我有,我有好多壓歲錢,還有我奶奶幫我攢的嫁妝錢,可以先借給你。”小草兒拉了拉斜挎在腰間的小包包,還拍了拍,隻見小包包鼓鼓的。

這個小包包是小草兒讓四毛幫她畫的,根據現代的款式畫的。用碎布頭縫的,平時出門裝塊點心糖塊。

哦,還有小草兒的零花錢,一般隻放一文兩文。

小草兒這樣說,完全符合小孩子的個性。說什麼都學著大人一樣吹牛,讓人聽了根本不會覺得是真話。

就好比她懂很多,什麼都會,明明她說的都是真話,可就是沒人相信她。有她在一旁這樣打岔,彆人都不好意思再多問你是怎麼想起的,是怎麼搗鼓出來的等等。

楊大山對鄭華明說:“鄭公子,之前我們不是說要開家具作坊的事情嗎,昨天我們在家裡討論了一下,覺得還是可以做的,不知道您現在還有沒有興趣做。”

鄭華明一聽馬上抱著小草兒坐直了身子。“現在可以生產?”

楊大山看向村長,村長接過話題說:“我們昨天大概討論了一下章程,就知道能不能成,想來鄭公子這裡討個主意。”

鄭華明:當初你們說要跟村裡人一起合作生產,好像沒有我們什麼事,怎麼現在要到我跟前來討主意來了。

“哦,那你說說你們的章程是怎麼樣想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