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星雲看向鄭華明:“你覺得竹筠跟吳掌櫃學得怎麼樣?”
“備考之前跟吳掌櫃學了一段時間,對於賬本之類的很敏感,其他方麵也很不錯。”
“竹青,你的意思怎麼樣?”鄭華明問大毛。
“目前我們家也沒有人可以做這個事的,要是掛在我們家名下會不會不妥?”大毛也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弟就算今年能考上童生,他還要考秀才,妹妹要他至少考了秀才再出來經商,說是有秀才功名在身,不管是經商或是做其他事也方便些。”
“好,好,好,有目標就好,那就星雲、華明你們來處理,看要怎麼做,畢竟竹筠他最快也要兩年後才能出來接手。”
鄭先生聽他們家有這個意識也挺高興,有多少商人雖然不缺金銀,也有些學識,但就是因為沒有功名在身,在外行走才吃虧。
“今年加開的院試,竹青參加有沒有信心?”齊星雲問。
大毛被齊星雲點名問道,起身行禮道:“我會儘最大努力的。”
鄭先生卻擺擺手說:“按照前幾次的秀才考試的題目來看,竹青是沒問題的,那個楊柏林按目前來看也沒什麼問題。”
“考完童生試,竹鬆、竹筠兩個要不要也一起下場試一試。”鄭華明問道。
“乾脆讓他們三個也全部參加,如果全部都考中了,那他們家一下就有四個秀才,那是能大出風頭的。”唐言書說道。
畢竟讀書人科考也算縣務的一項政績。如果他們一家四人都考上秀才,那不止是楊家大出風頭,就連他這個縣令也跟著出風頭,一下子能出四個秀才,想想都高興。
大毛還沒出聲阻止,他的幻想就被齊星雲打破了,“不行,這樣不就是把楊家推向浪尖,架在火上烤了嗎?之前高產糧種的事為什麼會落在你身上,你心裡沒點數嗎?”
“虧你還是縣令,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你都不懂,楊家什麼家底背景都沒有,能出一個點秀才都不得了了,還想一下子出了四個秀才,你在想什麼呢?
不說彆人會不會懷疑他們的真實學識,就是上麵的人都會懷疑祖父是不是在背後做了什麼手腳呢?畢竟祖父是竹青的老師,更遭彆人懷疑?。”鄭華明對著唐言書翻白眼。
“先生教出來的學生還需要先生在背後做手腳?”唐言書反駁道。
“是祖父教出來的學生沒錯,但你要了解他們家裡以前的情況是怎麼樣的。總共才讀了幾年書,能考中秀才已經是難得,還想一下子中四個?
你是想說他們都是聰明過人,還有祖父這上老師,所以能一舉考中?比他們聰明的人少嗎?比他們讀書多的人少嗎?
你看下哪個有錢人家的家裡沒有幾個讀書人,可他們為什麼總是考不上,偏偏你家一次中四?”鄭華明不客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