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說書(1 / 2)

三毛想了一下,用手腳並用來表達事情,對於農家孩子來說沒問題,主要看能不能把故事吃透。

“行,你寫好了告訴我,或是直接告訴強子他們。機會都送到他們麵前了,能不能吃上這一行飯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是的,說書這一行飯不是誰都有本事吃的。”

其實,古代的說書和現在的評書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一些不同。

相似點在於,它們都是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來演繹故事,以吸引聽眾。都注重情節的曲折、人物的生動和語言的表現力。

區彆在於,古代的說書形式可能相對較為簡單和隨意,講述的內容可能更多地基於民間傳說、曆史故事等。而現代的評書在傳承古代說書藝術的基礎上,經過了一定的發展和規範。加上表演技巧、語言藝術、情節編排等方麵更加成熟和精致,往往有更嚴謹的結構和更豐富的表現手法。

另外,古代的說書受到當時社會環境和傳播條件的限製,聽眾範圍相對較窄。而現代評書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傳播範圍更廣,影響力更大。

總之,古代的說書是現代評書的源頭和基礎,現代評書在繼承的同時又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

兄妹兩人說完故事的事,又講到茶館的裝修風格之類的問題。

“茶館的裝修到時我畫個圖給你,然後你看看適不適合。”小草兒說著就在腦海裡想象著現代那些評書和相聲的館子是怎麼樣的,前世自己雖然沒有去過聽評書和相聲,但電視和網絡上可沒少見,不知道現在京城的茶館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三哥,你去過茶館嗎,知道他們裡麵這裝修是怎麼樣的嗎,知道的話給我畫一下,有了參考就好畫一些。”小草兒問。

“肯定去過茶館,縣城和京城的都去過,他們這裝修都差不多。小一點的茶館就一層,大一點的有兩層或是三層,茶館不一定有說書的。有說書茶館一般把說書的地方安排在樓下。”三毛把他去過的茶館基本樣子大概畫了出來。

“三哥,你說富貴人家有沒有叫人在包廂裡專門給他們說書的。或是有沒有富貴人家請說書先生回家說書。”

“肯定有呀,富貴人家有什麼喜事都喜歡請些說書先生或是戲班子回家專門為他們演出。到時我們也接一些這樣活,聽說上門演出做得好除了固定的費用以外還會有打賞,而且還不少呢。”

小草兒認真地聽著三毛說,還在本子記錄下來。

“三哥,你說這個茶館的鋪子是買下來還是租一間?”小草兒突然想到鋪子歸屬的問題,“要是花了這麼多銀子裝修好的鋪子,沒做兩年人家就不租了,豈不是虧了嗎?”

“不能吧,要簽合約的,違約是要賠違約金的。”三毛一驚。

“沒發生的事不好說未來會不會發生,但是,要是人家不想再租給你,那點違約金人家肯定不看在眼裡。”小草兒在心裡提前預判了一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