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做成視頻(1 / 2)

"

“快看,秦醫生又發文章了。”

楊娜娜躺在沙發上高舉手機。

“藥方嗎?上次那個消暑的藥,我二叔說效果真好,他們好多同事暈倒之後,喝上一副就沒事了。”高鳶道。

“不是誒,好像是在說不要去體檢。”玲玲也在上看到了那篇文章。

“不要體檢?確定是秦醫生寫的?”小馬有點不信。

一個醫生勸你不要體檢,這話說出去誰信啊。

“你看看就知道了,我覺得秦醫生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我記得你去年感冒的時候,是不是還被抽血檢查了,你說一個感冒為什麼要抽血檢查啊。”玲玲道。

“對,秦醫生的意思很明顯,就是非必要不檢查,沒什麼大病去了也查不出什麼來,如果有,那也用不著檢查了,住院了估計那些個檢查一樣都不會少。”楊娜娜道。

高鳶也點開了秦風寫的那篇文章,“我記得我二嬸去年莫名其妙身上疼就去醫院檢查過,結果什麼都沒檢查出來,體檢足足花了一千多,看秦醫生的意思,感情我二嬸那一千多全都白花了啊……”

“我也來瞅瞅。”小馬道。

【根據CIHI發表的這份報告顯示,經過大量數據研究後,該組織總結了8種不必要的檢查:一、醫學影像檢查(X光、核磁共振、CT)……】

【……聲息和:說話聲音洪亮,呼吸從容不迫,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聲息和證明脾肺功能好……】

【……】

看著看著,小馬忽然一拍大腿,“誒,娜娜,咱們的科普專欄有素材了。”

眾人齊齊望向他。

“什麼素材?”玲玲問。

小馬指著手機,興奮道,“秦醫生這篇文章啊,我覺得寫的真好,而且也有爆點,你想啊,網絡上中醫黑那麼多,如果我們把這篇文章的內容拍成,肯定能吸引到流量,感覺就算是百萬播放也能輕鬆打破。”

他們拍攝的短,主要是以楊娜娜作為主播,來講述一些專業的知識。

此前他們做的都是科普古代老百姓的服飾,通過衣服來講解曆史。

得益於楊娜娜的形象以及鄉村的土鄉土韻,他們的粉絲量在經過十個的積累後,已經達到了二十多萬。

不過因為曆史類的找素材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以至於每發一個,他們都要拖很長一段時間。

為此,楊娜娜便建議再開一個專欄,也是科普類的,不過不再是曆史,而是現代。

大家想了好久,都沒能想到好的領域。

因為現代領域很多都已經被其他人給做出來了,互聯網這個大環境裡,如果不是知識絕對過硬,那麼吃不到第一隻螃蟹,很大概率連湯都喝不上。

小馬看到這篇文章後,本能地便想到了科普中醫。

這個領域雖然有人在做,但是影響大的up主目前還沒有出現,他們完全可以入場。…

“這不好吧,萬一真吵起來了,到時候有人發現是秦醫生寫的,跑去罵他怎麼辦?”玲玲道。

“我也覺得不行,光著一篇也沒用啊,我們是要開一個欄目,素材肯定得接得上才行,大家都不懂中醫,網上的素材又不是太靠譜。”高鳶也覺得不行。

見二人不同意,小馬看向楊娜娜。

他覺得中醫科普這個領域真的值得一試。

不僅僅是因為流量,小馬覺得中醫在網絡上的宣傳實在是太少了。

這幾天因為被秦風根治了感冒,他沒少刷中醫相關的。

在評論區他其實看到了有很多人相信中醫,但他們的聲音太小了,根本掀不波浪。

秦風這篇文章寫的直擊西醫痛點,網上不少人都在批過度醫療、胡亂檢查的現象。

隻可惜衛生院的粉絲太少了,這篇文章僅有三百多個瀏覽量,還不如他們一個點擊量的零頭多。

“我覺得小馬的思路可以,而且秦醫生又不止寫了這一篇,他前麵不是還寫了消暑的藥方嗎,我們完全可以用他一篇文章做一期,這樣就不用愁素材不夠,也能保證專業性了。”楊娜娜道。

小馬眉眼一挑,嘴角咧到了後腦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