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親的心理狀態很好理解,我兒子是乾大事的,救襄陽是大事,給已經解除包圍的襄陽送糧食是小事。大事的話那出去當官,實屬應當。運糧這種小事,隨便找個老張家出身的巡檢官去便是。…。。
真是親媽啊。
蒙混過關的張巡趕緊起身把那草稿紙給燒毀,這種東西當然不可宣諸於眾,親媽也不行。張母倒是無可無不可的,能寫出來,說明就在腦子裡,那燒了就燒了唄。
借口出去視察收儲在義倉中的麥子,張巡飛也似的跑路。江東兩熟,一季麥,一季稻,這會兒稻已經種下,麥則是收儲到了倉中。
由於兩宋之交,北方,尤其是河南地方的人口大量的南遷。使得沿運河兩岸,以往並不習慣食用麵食的地區,逐漸開始食用麵食。升州建康皮肚麵、潤州鍋蓋麵、常州銀絲麵、蘇州三蝦麵,麵食大量的出現。
自然的,麥的種植在江東也蔚然成風,之後像是餛飩、饅頭、炊餅等一係列的食物也更加廣泛的為人所食用。
須知當年江東百姓為韓世忠製作定勝糕的時候,用的還是糯米粉。現在做餅,已經用的都是麵粉啦。
小衙內要巡視倉儲,仆從伴當們自然得跟上。比之當年周瑜家中還要繁富,張巡家中的義倉有糧食五千囷。等到秋收之後,怕不是得八千囷。
當然糧食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會拿出去交易,用以繳納夏秋兩稅。朝廷既征收實物,也征收銀錢,還得拉丁抽役,日複一日,全靠糧食是不行的。
依稀記得阿術圍攻揚州時,沿江地方發生了大旱災,以至於兩淮富庶之地的揚州都沒有軍糧可用。李庭芝被圍困在城內,先後命令官吏和富戶出糧,都無法持久。最終城破時,城內餓死的都有幾乎十萬人。
也就是說,彆看今年年景還行,往後兩年的年景或許會很差。咱們這糧食最好還是多囤積一些,免得將來供應不上伯顏的大軍,被伯顏遷怒。
從人沒有張巡想的這麼多,隻以為張巡是擔憂梅雨季節,義倉的防水工作沒做好,會導致糧食出現黴爛的情況。
放心,一方麵義倉的每一囷,都利用土屯,墊高至少半米的地基,保證隔離地上的雨水和潮氣。然後在地基上鋪磚,再覆蓋木板和葦席,兩者間還抹石灰漿隔潮。至於囷頂,自然都是尖頂,不易積水。
義倉所在的倉場,挖掘了大量的流水渠,保證全場不積水。等梅雨季節過去之後,還會再把糧食跳出來晾曬,保證糧食的乾燥。
另一方麵,設置義倉的目的也有周濟族人這一款。就像上次張喜來問張巡借錢一樣,張氏的族人可以向義倉借用糧
食。
這在兩江兩浙地方很普遍,許多“義門”為了挽救一再瓦解崩潰的宗族製度,都會設立這個義倉,以團結和籠絡族人。
自然的,借給族人和鄉鄰們的都是陳糧,不斷地替換,也可以防止糧食儲存太久,最後腐敗。
既然如此,咱們家的糧食,或者說整個張氏義倉的糧食有多少呢?如果真的發生大旱,張巡不僅得供應二十萬元軍半月所需,還得供應常州幾十萬百姓半年喝稀粥。
勞動力是資本家和地主的重要財富之一,這一點和奴隸是奴隸主的財富之一,從古至今沒變過。39288323。。
穢多非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