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的主體是楊吳時代建立的,南唐時常州是和吳越交戰的前線,所以文獻太子李弘冀下令增築常州城,常州由此分為內鬥城和外鬥城。
原本還有一道金羅城,但是由於商業發展,人口逐漸殷實,所以拆除了阻礙城廂發展的小軍城金羅城,僅保留內外城的設置。
內外城都是夯土城牆,僅有城門處設置了磚牆或者堆砌了條石,普通城牆都是夯土所製。南宋建炎和紹興年間,由於麵臨金軍的大規模男侵,所以進行過一次維護和修補。
到現在也快一百年了,外城的夯土城牆,早就有多處垮塌。
但垮塌就垮塌了唄,反正土還堆在那兒,統共就兩丈多高的外城城牆,與其說是防禦,不如說是隔絕城內外,起一個防火防盜的作用。
內城牆倒是有三丈多高,但也就那麼個意思,沒預備著這城牆能夠擔當什麼大任,差不多就得了。
閒著也是閒著,王效節就打發上千名募兵去修補城牆。這錢趙汝鑒也樂意出,而且還可以找城內的商戶募捐一部分。畢竟城牆修好了防火防盜嘛,況且隻要出個材料錢,人工費還省了呢。
重點是,這也算政績啊,趙汝鑒挺有乾勁的。
第三等,那就是既沒有多少體力,年紀也上來了的剩軍。這一部分人,王效節既不給軍餉,也不管兩頓乾飯,每天一乾一稀,讓他們活著,然後在軍隊裡麵乾雜活。
比如說生火做飯啊,挑水拾柴啊,或者跑跑腿什麼的。一方麵帶著教他們一點軍營的規矩,一方麵充當後勤雜役。
反正這樣的後勤雜役,總歸比臨時抓來的百姓好使。至少還知道一點軍營的規矩,等打仗了,就讓他們扛著旗幟,在後麵喊666.。
贏了就贏了,輸了這些人丟在後麵,既可以做墊背的,死了也沒有半點心疼。
原來慈不掌兵,還有這麼一種理解方式啊。張巡不怎麼懂練兵這玩意兒,帶了三十隻羊來結交王效節。
王效節由於在常州募到了三千多兵,加之等待宜興竹木務的軍餉解到,所以朝廷就命令他臨時停駐在常州。
那感情好,一直停駐在常州才好呢。
所以張巡就想著過來和他聯絡聯絡感情,軍隊的軍餉讓張巡負擔不可能,平時送幾隻羊,幾口豬卻沒有問題。
正好和選出來的正兵操練完的王效節瞧見張巡的伴當驅趕著三十隻羊入營,立刻就宣布今天給第一第二指揮殺羊。
他倒是會借順水人情呢。
把羊交給營內的三等剩軍,張巡就問王效節,朝廷命令他在常州整訓到什麼時候?39288759。。
穢多非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