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雙方對峙,宋軍諸將積極的操練士卒。外頭彆人不知道,前營步軍的諸將,那心裡麵都很清楚的,自己手底下帶著的,都是些什麼兵馬。
其實浙東招募來的三萬兵,要是拿到某些小說裡麵去,那就是無敵鐵軍的苗子。但是在王安節、張世傑等人的眼中,也不過羸兵而已。
在山中種植靛草,開采銀礦、銅礦的礦徒、棚民,無論怎麼說破天去,還是老百姓。再怎麼樣也是老百姓,最多加一個冠詞,有過些許組織的老百姓。
如今應募而來,不如說是靛草沒人買了,銅礦也沒辦法安心采了,這才投軍。
和另一個時代一樣,礦采沒了,所以出來投軍,差不多意思。多少個浙江出身的大臣,還有那些統兵的大將,都說的明明白白,這都是用銀子喂出來的兵,一個月一兩五錢銀。開拔到外地雙餉加給行糧,全是靠銀山銀海驅動起來的。
有錢的時候,當然就猛。沒錢鼓噪之後呢,明天校場領餉,彆帶刀。
作為長期和官府、政府、朝廷、官方對抗的存在,在官老爺的心中,這些礦徒和棚民,全都是造反的苗子。而這些應募來的士兵,他們一生中,和官府對抗的時間,大概率比他們當良民的時間要長得多。
現在局勢艱危,把他們拉到了戰場上,未嘗沒有打死伯顏除外患,被人打死除內亂的想法。
練吧,反正趙禥開內帑,發了三千萬貫的巨額軍費,就算是再對朝廷不滿的礦徒和棚民,看在錢的份上,也會樂意給朝廷賣兩天命的。
隻是……
隻是前營步軍的統帥,殿前副都指揮使孫虎臣天天就躲在營內,既不出營操練,也不執掌營務,據說每天都在求神拜佛,祈求無事。
原本和王安節沒什麼交往的張世傑,因為一起逃命,一起受到張巡資助的過往,算是有了幾分交情。從鄂州兵敗回來,因為朝廷沒有合格的大將,王安節不僅沒有受到處罰,還升遷為侍衛親軍步軍都虞候,現在事實上管理營務。
主要還是王安節有個好爹,趙禥覺得他爹那麼忠,又那麼勇,這會兒不用王堅的兒子,用誰呢?
所以張世傑就跑去找王安節,想問問孫虎臣到底在乾嘛?至少操練的時候出來露個麵,也可以鼓舞鼓舞軍心士氣啊。
那些有名的將帥,都是和士兵同吃同住的。現在是帶宋,可能不用做到這樣。但是可以軍中比武,將黃金白銀鑄成錢幣,讓士兵們操練射術,射中了金錢就歸士兵。這都是現成的辦法,為什麼不用?
在乾嘛?在擺爛啊。
說起這個王安節就歎氣,他天天去拜見孫虎臣,孫虎臣就拉著他的手說打不贏啦,沒救啦,我們都要完啦,今兒死一塊啦。
朝廷到底怎麼選的大將,讓這樣的人統帥七萬大軍,這不純純開玩笑嘛。…。。
聽到這話,張世傑下意識的就問了一句,孫殿帥不會想跑吧?
一句話把王安節給問住了,還真有點可能。孫虎臣什麼模樣,王安節全看在眼裡。現在還沒開仗就這個模樣,要是開仗了,真有可能跑路。帶宋這幾年,棄軍而走的將帥太多了,連年吃敗仗。